
记者 周晗盛
春阳抚照,绿意涌动,春风拂过武义县白姆乡的更香茶园。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正俯身查看茶叶长势。受天气影响,今年茶叶减产,茶农损失不少。“去年秋冬干旱,本该在土壤中转化为养分的有机肥,因缺水迟迟无法分解。”俞学文眉头微蹙,但语气坚定,“这次减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坚持走现代化高品质茶园发展道路。”
这位扎根茶产业20余年的企业家,早已将挑战视为机遇。在俞学文的带领下,更香公司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装喷滴灌设施,重点解决茶园缺水问题,确保茶叶稳产稳质。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俞学文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
将一片绿叶从“金叶子”做到“金品牌”并不容易。1995年,俞学文背着竹篓进京卖茶,走街串巷敲开一家又一家茶庄的门;1998年返乡建厂,在武义深山辟出第一片有机茶园;2000年后,收购江西宁红老字号、在贵州广西布局种植基地、在福建建设白茶加工厂……如今,这条以武义为核心,辐射全国的茶叶产业链,年总产值已突破2亿元。“有机茶的种植成本比普通茶叶高,但我们宁可少赚,也要坚守品质底线,打出我们武义有机茶品牌。”俞学文反复强调“坚守”“品牌”,他始终践行有机种植,产品通过欧盟600余项严苛检测,年出口量稳定在400吨以上。
漫步茶园,俞学文的脚步逐渐轻快。今年省两会上,他提出的《茶文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建议》已在这里落地,茶园变成景区、车间变成课堂、产品变成体验,一片茶叶串联起当地种植、加工、旅游、文化的全产业链。俞学文一边描绘着产业蓝图,一边带着记者朝山脚的更香研学基地走去。在这里,每逢假期便会迎来数百名学生。“无论是采茶还是炒茶,孩子们都乐在其中。”他笑着说,3月底与武义熟溪小学共同开展了“放下手机去采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受武义茶文化。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企业赚了钱,不能忘记家乡土地的馈赠。”俞学文坚持“数字赋能茶更香,点绿成金促共富”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武义茶产业数字化发展,让茶农告别“靠天吃饭”,实现“靠技术增收”。早在2021年,更香公司带头建成国内领先、省内首条茶叶数字化加工生产线。
20余年来,俞学文始终将企业与茶农视为命运共同体,在家乡成立更香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基地+公司+市场”模式,带动武义及周边3000余户茶农增收。建立有机肥补贴机制,免费为茶农提供技术培训,推动区域茶园整体向有机化转型。如今,更香茶业在武义建立有机茶园约1万亩,带动无公害茶园2万多亩。
时间向前,初心不变,从背着茶篓走街串巷的创业青年,到如今产业遍布全国的茶业领军人,俞学文始终记得:“茶叶是我的根,武义永远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