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 钱旭升)日前,一批装载着各类小商品的集装箱从义乌铁路口岸启程,通过海铁联运班列运抵宁波舟山港北仑铁路场站,随后在海关监管下进行铁路至公路换装,衔接集装箱卡车最终抵达甬舟集装箱码头,并搭乘海船出口至非洲。这标志着“义乌—宁波—舟山—非洲”铁公水多程联运转关物流通道开通,为外贸企业开辟了一条降本增效的新通道。
今年1—6月,义乌市对非洲进出口719.5亿元,同比增长24.4%。记者了解到,义乌非洲线业务占市场份额超30%,但非洲线船舶停靠点以宁波舟山金塘港区为主,以往义乌出口货物经公路、铁路运输至甬舟集装箱码头,只能通过一体化报关模式或宁波直报模式进行海关申报、办理多重手续,耗费大量时间与成本。
为打破多程转关业务模式信息联通的瓶颈,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积极协调铁路、海关等部门,并携手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其搭建的海关转关信息系统,成功实现海关监管信息与铁路、港口等部门的互联互通。在此模式下,出口货物搭乘海铁联运班列直达宁波铁路港站,由专用集卡直送甬舟码头,经海关验封后即可快速装船出运,场地周转效率显著提升,企业物流成本降低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