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消息(通讯员 张奕晨)磐安大盘山峰峦叠嶂、林木葱郁,茂密的红豆杉下,一排排白色疙瘩钻出土壤,这是灵芝开始发育。
“什么是道地?让灵芝回归到森林里生长就叫道地。”浙江济佰川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鲍佳进认为,高海拔山林间露天栽培的灵芝更具“自然”与“野性”。年过五旬的鲍佳进是土生土长的磐安人,父亲是大盘山“土郎中”,毕生与中草药为伴。毕业后,鲍佳进子承父业,进入中药材行业担任采购员。几年后,鲍佳进辞去工作,重启高祖鲍镇先于1859年创立的“济佰川”商号。
2019年,已深耕中药材行业30多年的鲍佳进从贸易转向实业,带领团队踏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灵芝野化栽培。他开始自建中药材种植基地,让中药材“回家”。
把灵芝种进山林,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一是,山林栽培需要人工将青冈椴木肩挑进去;二是,灵芝生长需要很大的湿度,而山坡地形蓄水功能较差,需要投资建设引水设施,引山泉水滴灌;三是,基地远离村镇,日常管理成本也更高。
每一步都要花很多钱,但鲍佳进并没有过于担心,他的淡定源自何处?
“自从踏入这个行业,30多年来,我一直开户在工商银行。这些年,我有个深切的感触,就是工行越来越重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也越来越人性化,贷款有无还本续贷,还可随借随还。当企业不需要这些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还掉,需要的时候再把钱提出来。”鲍佳进说,“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还贷压力,也是我觉得最便捷的地方。”
有工行金华分行作为“后援团”,鲍佳进的脚步迈得自信而从容。
这些年,“济佰川”深耕道地中药材,与多家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研发新品类。如今,“济佰川”已成为集中药材种植、药品研发、药品生产、中药材销售、康养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医药企业。
“灵芝孢子粉作为保健品现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今年我们新加了一条胶囊生产线,灵芝种植面积也比往年增加了30%。”鲍佳进说,中药材种植不占用农田,不与粮食抢土地,还将磐安闲置山林利用起来,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近年来,工行金华分行持续向武义、磐安倾斜信贷资源,全力支持各项融资需求,优先和足额保证信贷资源投入,满足山区县各项业务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部署,全力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助力山区县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截至6月末,武义、磐安普惠贷款余额62.12亿元,较年初增长9.24亿元,增速达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