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彰义 申季灵 文/摄
市区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物管,要是出现漏水问题很难处理。8月1日,“党员进社区 记者在身边”社区流动值班室走进婺城区城东街道佳音街社区,市民叶女士向记者反映,家里卫生间天花板再次漏水,因下水管破漏导致,尽管其与楼上邻居沟通多次,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老小区的管道困扰
叶女士住在市区霞光里。“我17岁时搬到这里,现在已经59岁了。”她说,老房子建成四五十年,基础设施差,年久失修,容易出问题。
叶女士家在三楼,卫生间天花板漏出的污水不仅脏臭难闻,还严重影响了她一家的日常生活。令人尴尬的是,这条铸铁排污管虽在叶女士家中,但实际使用者却是楼上的邻居。“对方一开始认为是我家造成的,但我家排污管出问题,只会往下漏,水怎么可能倒流?”她向记者透露,此前同样的位置发生过漏水,好说歹说,楼上邻居同意维修,工人发现他家蹲坑下的污水管破损,进行了处理。但现在再次发生漏水,楼上邻居觉得责任不在他,不愿意出钱维修。
叶女士表示,主要问题在于下水管老化。楼上邻居担心管道老化又会出现新的漏水点,修一次治标不治本,提出更换整根下水管。“问题是一楼、二楼没有漏水,再加上二楼空置,想让大家都出钱更换管道,太难了!”叶女士说,统一更换管道是最好的办法,像小区隔壁的吴家城中村的下水管就是居民挨家挨户出钱,经济合作社统一更换,因此没有她这样的漏水烦恼。
社区的多方协调
在佳音街社区,保险街、光华里、霞光里、华明巷一带都是老小区,很多老房子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此楼上楼下漏水的纠纷不少。“出现漏水,要靠邻里互相沟通解决问题。”佳音街社区网格员说,社区几乎每个月都会处理漏水问题,难点主要是责任归属问题。
霞光里没有物业公司,接到居民漏水反映后,社区网格员会到现场实地查看漏水原因,并组织相关居民进行协调。目前,叶女士楼上的住户在外地,已同意回金后一起商量解决漏水的办法。
“邻里好商量,问题就好解决。商量不成就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社区网格员小蒋说,老小区不少漏水问题源于下水管老化。据她介绍,建于2000年前的老小区下水管多为铸铁管,年久腐蚀,容易出现漏水问题。佳音街社区部分老小区已进行过改造,相关部门出资对雨水管进行了更换,消除了不少漏水问题,但污水管通过室内,更换存在不少难题,比如统一居民意见难,筹措资金难等。
据了解,一些居民家中铸铁污水管破裂漏水后,就单独更换了自家所经过的部分管道。“每户单独更换管道会带来其他问题。”小蒋说,更换的PVC管与老铸铁管相接,时间久了,还是会漏,最好的办法还是统一更换公共下水管。
责任认定:谁使用谁负责
“谁使用谁负责。”浙江金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洪慧英表示,老旧小区主管道锈了漏水,在没有物业的情况下,责任的归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老化的主管道是属于该栋楼的公共设施部分,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一般实践,这部分的维修责任通常应由该栋楼的所有业主共同承担。因为公共设施是供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其维修和养护的费用也应当由所有业主共同分摊。如果漏水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业主的不当使用或人为破坏造成的,那么相应的维修和赔偿责任应由这些业主来承担。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判断,比如通过查看监控录像、询问目击者等方式来确定责任人。
《民法典》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
“相关业主要换位思考,长远考虑。下水管老化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如果大家都不共治,何来共享呢?”洪慧英认为,解决管道老化漏水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业主而言,应当定期检查自家管道,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对物业公司、物管会来说,要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做好公共管道的维护保养;对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社区流动值班室”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