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其深邃的科学内涵与强大的实践伟力,指引金华将生态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将生态价值兑现为经济价值、将生态福祉提升为民生福祉的实践路径,为金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供根本遵循。
绿色转型: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金华的绿色转型提供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依托产业结构调整,金华积极推动制造业绿色升级,重点发展环保技术、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产业,促进经济和环境双赢。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逐步减少对资源消耗型产业的依赖,提升经济增长的绿色含量。
近年来,金华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成效初显。从工业领域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到激发绿色科技创新活力、建设高水平绿色技术研发平台;从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到积极倡导和推广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模式,金华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深层次优化与升级。
绿色转型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是金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路径。通过绿色转型,不仅为金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还为持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途径,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生态基底。
生态保护: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
金华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矢志不渝探索一条发展不欠生态账、生态赋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金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并非简单地追求环境保护,而是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改善的深度协同与良性互动。在生态保护方面,金华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工程,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通过实施生态优先政策,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将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相融合,吸引大量游客和投资,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区域经济的增长。金华出台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强调以制度和法治为保障,运用法治方式推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重点问题,切实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屏障。
金华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精髓要义的深刻把握与坚定践行,使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强大的综合效益——不仅显著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更为经济转型升级开辟广阔空间,有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民生福祉改善。
产业集群:
引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绿色产业成为金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支点。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金华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深刻重塑经济结构,实现从传统粗放向绿色集约的跃升,更在创造优质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释放强大综合效益。
金华以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生态农业、绿色建筑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系统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政府通过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深度融合,夯实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同时,大力探索绿色金融创新,着力完善绿色投融资体系,引导资本精准流向绿色项目。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金华高度重视产业链协同与跨领域融合,如绿色建筑产业的壮大不仅直接带动新型建材、智能家居、节能服务等关联产业,其倡导的低碳理念与技术标准更广泛引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准招商,金华正加速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环保装备为支柱,各环节相互支撑、创新要素高效流动的绿色产业集群。
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模式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协同能力与整体韧性,成为驱动地方经济迈向现代化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多元参与:
助力协同发展的动能源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地生根,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成功实践不仅取决于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强力推动,更离不开企业的主体担当与市民的广泛参与。在推动绿色发展进程中,金华注重构建生态文明共治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协同共治的发展格局。
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方面,金华创新载体、深耕细作:在政府层面,持续深化环保宣传教育,开展“生态课堂进校园”“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品牌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在企业层面,通过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探索清洁生产模式,建设“美丽工厂”,让绿色创新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新风尚;在市民层面,大力倡导并制度化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如深化垃圾分类“两定四分”,倡导“光盘行动”与简约包装,使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选择。
在健全制度保障与激发参与活力方面,金华双管齐下——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网络和严格的执法体系,运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监管效能,确保绿色发展政策刚性落实,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驾护航;通过创新搭建多元公众参与平台,如开通环境问题“随手拍”举报通道,有效将公众的环保热情转化为监督力量与治理智慧。尤为重要的是,金华着力构建普惠均等的绿色社会服务体系,在城市精心打造社区“口袋公园”和生态绿道网络,在乡村持续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这些触手可及的绿色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让市民真切享受到推窗见绿、畅享清新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