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武义高山猕猴桃“卖在熟前” 2025年08月30日

记者 巩长青

“我们已发出今年网络预订的首批猕猴桃。再过一周,柳城高山猕猴桃就将大规模上市。”昨天,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新塘村村委会副主任叶玉红说,猕猴桃还挂在枝头长甜度,而它们的销路已早早铺开了。

“本月初就有果农打来电话说今年果子结得比往年多,要想想销路。”连续8年义务帮猕猴桃种植户销售的叶玉红,把这句话当成动员令,镇村干部、种植户、共创中心新媒体团队分头行动,目标只有一个:把“卖”做在“摘”之前。

“不能等果子熟了再找销路。”柳城畲族镇党委委员彭振武说,该镇早在8月初就与猕猴桃种植村村干部召开会议,制定“线上线下联动、政企农协同”的销售思路。

在传统渠道端,一部分运到金华水果批发市场,与长期合作的批发商敲定徐香品种保底收购量;针对品质更优、价格更高的红心猕猴桃,乡镇干部主动对接结对的县(市、区),洽谈收购团购意向订单。线上渠道同样提前布局。柳城畲族镇共创中心新媒体团队计划在近期开启“果园探秘”预热直播,让消费者直观看到瓯江源头泉水灌溉、手工除草的高山猕猴桃生长环境,以获取更多网络消费者。

“摘早了太生,摘晚了怕烂,必须按成熟度分批出货。”采访当天,果农郑根伟正忙着给果子做成熟度标记。今年他们采用“分级错峰销售”策略,耐储存的徐香品种优先供应批发市场,甜度更高的红心品种主攻私域流量和团购渠道。为了让消费者提前认可品质,果农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更新果子生长动态,这种“看得见的品质”赢得不少老客户信任,目前已有数百笔预订订单,已在线上销售约1万公斤。

叶玉红还号召各村自发组建“销售小分队”,有的联系外地亲友,有的学习线上接单技巧。乡镇干部则梳理出物流优惠、平台补贴等助农资源清单,提前对接公益协会、在外工作人士等社会力量,形成销售合力。近年来,柳城畲族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超1000亩,去年仅新塘村产量就高达2.5万公斤,每日通过电商销售猕猴桃达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