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要闻

方小奶的“安居梦”

记者 苏宣萌 陆旭升

金东区澧浦镇下屋村村民方小奶在新居里和回家团聚的女儿、儿子过了个欢欢喜喜的春节。

去年12月,方小奶一家四口从几十米外的旧房搬进了新居——占地120平方米的四层楼。屋子里,家具、家电陈列有序,客厅、厨房收拾得整洁卫生、一尘不染。“年纪大了能住进新房,生活都更有劲了。”方小奶说着,眼角眉梢都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然而,这份喜悦的背后,方小奶也有过一段心酸的经历。

方小奶的旧房是上世纪80年代村里统一规划的预制板房。在她带领下,记者来到这个“夹缝”中的老宅,只见门前道路狭窄,外墙已有些斑驳。推开大门,潮湿的霉味弥漫开来。

“老房子和前后邻居挨得近,间距只有3米,中堂从早到晚都得点着灯。”方小奶一边摸索着打开灯,一边告诉记者,过去他们一家四口就挤在占地只有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因为空间狭小,儿子和女儿读书时都挤在一个房间。儿子成年后,便挤在楼梯旁的小房间里,有女朋友后就很少回来。

“屋子太小,年轻人回家不方便,儿子可能也觉得脸上无光。”方小奶说,10年前,自己曾想方设法建房,但因为没有经过审批,搭了一层后又被拆除了,因此这些年来也颇有怨气。“因为村里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不在少数,加上建房用地指标紧张,当时也曾想过这辈子是住不进新房了。”方小奶叹息道。

2023年5月,下屋村所在的澧浦镇出台了推动宅基地分配改革“八条意见”。包括方小奶一家四口在内的下屋村7户居民,采用村集体连片托浮的方式,旧房由村集体回收,另行审批建房。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后,有6户居民在2025年春节前搬进了新房。

方小奶说,以前的房子一到冬天潮湿阴冷,睡觉都不踏实。“现在的新房面积大,子女都有自己的卧室和独立卫浴,每间卧室都能晒到太阳,心里确实高兴。”

下屋村党支部书记王春莹告诉记者,村民违建、抢建的情况如今基本不存在了。“这批村民住进新房后,精神面貌好了,幸福笑容多了。”王春莹把村里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澧浦镇副镇长郑瑶告诉记者,自“八条意见”实施以来,当地采用旧房梯度转移、村集体连片托浮等多种方式,村集体统筹考虑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危房户等对象的住房需求,盘活农村的增量空间。2024年,该镇受理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62宗,较2021年和2022年增长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