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乡村振兴

兰溪女埠高质量发展多元新业态

本报消息(记者 王卫英 陈茜 通讯员 汪建尧)“考神故里”特色粽、“码头来信”、日咖夜酒、瑜伽学院等优质业态,在兰溪市女埠街道一个接一个涌现。这些新模式新业态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赋能

粽子里的“考神”故事

在2024年“浙江特色伴手礼”中,金华考神食品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风味推出的“考神故里”粽子礼盒入选,成为兰溪地方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

粽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经典美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考神故里”的这款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据金华考神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童燃嫂说,“考神”粽的灵感来源于兰溪历史名人章懋,世称“枫山先生”的章懋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41岁时辞去公职,回到家乡女埠街道渡渎村创办枫山书院,培养了大批青年才俊。

“我们希望通过这款粽子,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兰溪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童燃嫂说,他们的“考神故里”粽子礼盒上特别印制了章懋的《赐粽》古诗,借助渡渎村“考神故里”的美好寓意,祝愿学子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今年1月,金华考神食品有限公司新厂房投入使用,粽子日产量可达5万只,预计带动周边超100名村民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女埠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动更多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兴业态

村咖出圈带火老街

这个春节,论火爆出圈非女埠街道兰江边的咖啡馆“码头来信”莫属。小小的村咖,每天迎来大批游客,一边品咖啡,一边欣赏江景,感受乡村的文艺气息。“整个春节,我们馆内热闹非凡,每天客流量达四五千人。”90后老板高芳芳说,“码头来信”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之所以会在村里开一家咖啡馆,高芳芳说,丈夫方佳的老家房子就在咖啡馆附近,有着特别浓厚的咖啡情结,所以在外创业成功后便有了回老家创业的念想,将留存着美好记忆的旧楼改造成打卡景点。

“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很安逸、舒服,既能欣赏家乡的美丽风景,也能陪亲友家人喝一杯咖啡,非常惬意。”兰溪市民陈女士说。

“码头来信”咖啡馆只是女埠老街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老街曾是兰溪通往杭州古驿道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具有1700多年历史。近几年,女埠街道一直致力于老街文旅发展,2024年底连续招引“码头来信”、日咖夜酒、瑜伽学院等优质业态,春节期间迎来游客5万多人次。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多元发展模式

“青年回乡创业,注入新鲜血液,带动人流和商业活力,不仅提升老街的知名度,还为老街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女埠街道党工委书记柳力说,一个点带动一个面,街道今后将持续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共富模式。

在红色文化村上新屋村,由村集体成立的雨棠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开办了毕矮茶馆,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女埠村,利用集体土地建设集商业、物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完善服务配套;楼塘村发展物业经济,建设仓储物流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由里王、竹塘、舒村等7个经济薄弱村联合成立和农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集镇绿化养护、乡村公路养护等业务,通过抱团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同时为低收入农户和困难户提供就业岗位;汇潭村的“汇小甜”共富工坊自主经营“汇小甜”甘蔗、红糖及衍生品等,植入文创元素提高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成为乡村产业共富典范。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女埠老街‘休闲养生慢生活体验地’的发展定位,发挥老街的优势和特色,依托江景和女埠商埠文化、非遗文化,做好老街开发文章。”女埠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马晓健说,街道将继续创新老街开发思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绿化亮化水平,招引丰富老街文旅业态,并将女埠传统文化农特产品与文旅业态进行嫁接,形成文旅产业,为老街提供持续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