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人文

一堂课变三堂课

慧心妈妈研学社公益服务受欢迎

记者 董金姣

“女儿回家跟我说,‘你现在知道小孩其实也很不容易吧’。”市民陈晓芳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昨天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她在女儿陪同下,上了一次特殊的家庭教育公益心理团辅课,母女俩收获颇多。

记者了解到,陈晓芳母女俩参加的公益活动是由我市慧心妈妈研学社志愿者开展的线下公益心理团辅课,地点在金华之光文化广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讲人是6138热线志愿者、家庭教育专家林秀萍。她为家长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作业磨蹭的公益心理团辅课,30多名家长和孩子参加活动。

林秀萍是一名资深心理热线接待员,她根据平时接访的大量案例,总结了孩子作业磨蹭的12个原因,如条理性差、追求完美、学习基础差、外界干扰、缺乏计划等。现场一位妈妈仔细聆听后,说自家孩子“中了”10条,感叹这次团辅课如同及时雨,让她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

当天的团辅活动因为家长呼声高、需求多,从下午2时一直持续到5时,“干货”也很多。除了团辅课,还有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现场把脉,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慧心妈妈研学社志愿者骆丽娟、沈佳颖等心理咨询老师也临时“加课”,分别送上情绪管理、做成长型思维父母主题团辅课。实用的内容及生动的讲课形式,吸引家长孩子全程参与。

“女儿喜欢我去上课,她觉得我学习后能更好地了解她的不容易。”陈晓芳告诉记者,她女儿性格不错,就是快到青春期,有时候会觉得父母不了解她。母女同上3堂团辅课后收获很多。陈晓芳感受到女儿的明显变化:“学习更积极,以前是被动多一点,感觉有点被迫接受,也不怎么敢说,现在能直接说出想法、表达情绪。”她觉得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如今孩子情绪表达更顺畅,有什么就说什么,亲子互动也更好。

据介绍,慧心妈妈研学社是市妇联儿童友好家庭教育类一个提升母亲素养的公益项目。众所周知,母亲在家庭和谐与稳定、子女成长与教育、社会文化传承、社区社会发展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多项研究表明,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于父亲与子女的相关度。在家庭中,母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她们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母亲也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有平衡家庭和事业的挑战,有子女教育的压力,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困惑等。慧心妈妈研学社通过提供线上妈妈成长课堂和线下心理团体辅导等,满足更多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提高女性群体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提升母亲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培养成长型思维,充分发挥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优势,给孩子积极的影响,改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024年以来,慧心妈妈研学社为家长开展20多次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助力我市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