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不对板”要退货 怎料踏入层层陷阱
记者 季俊磊
网购商品“货不对板”,联系客服寻求解决本是常规操作。然而,这一看似平常的售后环节,很有可能就是不法分子故意为之。记者昨从公安机关了解到,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网购诈骗,诈骗团伙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实施诈骗。
昨天,家住兰溪市云山街道的李女士在某平台上购买了一床抱枕被。李女士满心期待收到商品后,拆开却发现实际收到的竟是一个小玩具,这让她十分不满。李女士第一时间联系店家,想要讨个说法。“对方告诉我可以添加售后人员的联系方式,还承诺会赠送礼品作为补偿。”李女士看到对方态度诚恳,便按照指引添加了售后人员。售后人员爽快地给李女士退款,并告诉她近期商家正在做推广活动,只要完成相关任务,就能获取“福利”。
“起初我有些犹豫,但在对方一番游说下,还是决定尝试。”李女士在对方指引下下载了一款App,完成了几个简单的小任务。没过多久,李女士果然获得了几十元的“收益”。尝到甜头的李女士想获取更多收益,售后人员表示现在“升级任务”,完成后能获取“高额回报”。李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在购物平台上买了50克黄金,并寄到了对方指定地点。
黄金被签收后,李女士满心欢喜地等待提现,却被告知操作失误导致账号被冻结,需要支付12万元解冻金。这时,李女士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急忙赶到云山派出所报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市民张女士也遭遇了类似骗局,只不过话术变成了恐吓。张女士在网上买了个将近1米高的电扇,结果收到的却是一个手持小风扇。张女士找客服理论,客服答应给张女士退款及额外赔偿,只需要张女士下载软件做几单刷单任务即可。在张女士做任务过程中,客服以张女士操作失误导致店铺账号被冻结为由,让张女士向其转账86000元用于解封账号,如果不配合解冻操作,就去法院起诉张女士,甚至还威胁说此事会影响到张女士家人的征信。
“这类骗局,我们在今年三四月就发现了,其手法有别于传统的诈骗引流方式。它通过正规购物平台引流,但是刷单内核没有变,只是把人吸引过来的套路更具有迷惑性。”办案民警梳理近期发案警情后发现,在众多网购及社交平台都出现了涉诈店铺,售卖的商品从U盘、小风扇到大米、纸巾、手机支架等,且发案数量迅速增长。
“购买商品时,所有联系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包括退换货,正规退款流程就是在平台上点击‘申请退款’,退款会原路返回,不存在通过下载另一个软件,进行所谓‘做任务’来退赔的方式。”面对这种新型诈骗,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守“四不”原则:不脱离官方平台私下沟通,拒绝添加私人微信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相信高额赔偿承诺,警惕“好评返利”“投资高返”等诱惑;不随意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说辞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