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新锐

“二次元姐妹团” 玩转潮流行业

记者 季俊磊 文/摄

如今年轻人的世界中,动漫、游戏、轻小说等“二次元”文化大行其道,曾经的小众文化已经从小圈子变成大红海。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有个Black Cloud(黑云)工作室,成员便是6名热衷于“二次元”文化的女大学生,她们将兴趣做成事业,专注于“二次元”IP改造与运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年营业额超过40万元。

她们因“二次元”而聚首

Black Cloud工作室创始人程佳莹是“二次元”资深漫迷,从小就很喜欢动漫。“高一时,我就有了做‘二次元’周边产品的想法。”当时,程佳莹拿出自己存了多年的零用钱,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绘画、图像处理软件等相关技能,并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店铺。

刚开始,班里的很多同学不相信她能在“二次元”领域做出成绩,家长和老师也觉得创业会影响学习。“就是因为身边有种种质疑,我才要更加证明:我能行。”程佳莹把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列了个清单,并对它们重新设计。她坦言,起初真的挺难,连续两年都无法盈利。

之后,程佳莹开始参加漫展,并从中获得灵感。“高二下学期,我设计的一款动漫徽章让我获得了第一桶金。”程佳莹说,当时她请全班同学喝奶茶。

2018年9月,程佳莹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遇到了同寝室的高田曜和丁绮。“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程佳莹时的场景,她的背包上挂满了‘二次元’小挂件。”高田曜说,那时她便被程佳莹吸引了。开学第一天,她便请程佳莹去近宅社区吃了一碗面,很快便在聊天中找到了“二次元”文化的共同话题。

“学校有创业园,还不用交房租,我们何不开一家‘二次元’工作室?”高田曜的提议,马上得到了程佳莹和丁绮的认同,Black Cloud工作室在大一上学期便成立起来了:程佳莹负责设计和整体协调、高田曜负责人力资源和店铺美工、丁绮负责客户维护与挖掘……

第二年,Black Cloud工作室规模再扩大,高田曜邀请了同专业的柯铭颖、黄雯静和郑晴加入,分别负责私人定制客服、印刷、财务工作。高田曜说,她寻找团队成员的要求有两个:第一,要真心喜欢“二次元”文化;第二,要对“二次元”有独特的想法。

自此,“二次元姐妹团”正式成军。

她们为“二次元”而努力

“要想做好‘二次元’IP改造,并在运营中获利,就必须了解市场。”高田曜说,将“二次元”产品系统化成为工作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在Black Cloud工作室突破产品设计难关时,程佳莹在Lofter(网易公司推出的一款轻博客产品)遇见了美院在读生“云歌”。“我们以画会友,经常通过网络分享自己设计的‘二次元’漫画。”程佳莹说,在深入了解之后,“云歌”成为该工作室的首位签约画师。

“云歌”设计的第一款产品——凹凸世界之帕洛斯成为当季热卖。高田曜说,由于“云歌”的加入,工作室的产品设计迎来了小高潮。到大一学年结束,Black Cloud工作室便设计、生产并上线了“凹凸世界”系列20余款产品以及“明日方舟”系列10余款产品。

“大二时,我们对‘二次元’市场进行了调研,开始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独创性的设计,甚至进行私人定制。”柯铭颖说,该工作室的“二次元”IP设计开始延伸到漫画、游戏等领域,设计出徽章、挂件、明信片、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Black Cloud工作室的设计团队成员也在逐渐增加。“目前我们已有17位签约画师,基本上都是深谙绘画技巧且热爱‘二次元’文化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丁绮说,工作室的功能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从设计、生产(代加工)、销售、售后等,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发展流程。

“‘二次元’是潮流行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掌握行业发展趋势。”高田曜说,除了日常的设计及运营工作外,团队成员常常会去参加各地漫展,每天刷B站,从中得到一些灵感与启发。程佳莹甚至前往日本,学习当地的动漫产业模式。

去年,Black Cloud工作室研发了具有“二次元”文化的鼠标垫、保温杯、盲盒、手机壳等产品,营业额已超40万元。“目前国内‘二次元’行业正处于蓝海状态,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高田曜说,工作室希望能为“二次元”行业加注中国的“原创力量”,开发和普及国内IP文化及ACG(卡通动画+漫画+游戏)周边产业。

高田曜说,希望在大学毕业时在金华成立线下品牌公司,为相关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