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微协商”助力化解矛盾纠纷
本报消息(见习记者 范煜琦 通讯员 金淑丽 陈丁渲)近日,武义法院王宅法庭联合政协“微协商”,妥善化解了一起长达六年的水暖器材材料买卖合同纠纷。发挥政协力量参与调解是武义法院王宅法庭探索出的诉源治理新模式,自3月实施以来,已调解纠纷四起,成功化解纠纷三起。
杨某在武义县王宅镇经营水暖器材,朱某和刘某因承包工程需要,于2014—2015年期间多次向杨某购买所需材料。2015年年底被告刘某支付材料款2000元,后经杨某多次催讨,13000余元材料余款至今未付。杨某碍于朋友面子,又怕打官司麻烦,一忍就是六年。当他得知法庭有高效、便捷的民诉前调制度后,他选择了诉前调解。
王宅法庭邀请政协委员参与调解。武义县政协委员陈卫民结合自身多年的经商经验,讲道理、提建议,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困扰当事人杨某六年的难题终于有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法庭联合政协“微协商”是武义法院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缩影。在民诉前调程序中,法庭联合地方政协力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群众基础好、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让政协委员担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让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