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党徽里藏着一段英雄故事
记者 许健楠 通讯员 姜燕飞
一块三角形石头上,其中两面雕刻着两枚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规范而清晰。
这件红色文物,已有85年历史,被称为磐安石刻党徽。19年前,磐安县新渥街道大芝山村村民们在拆除老房子时,意外发现了它。它的个头不大,三条边长度分别为48厘米、42厘米、36厘米,厚为26厘米,分量不轻,重达63.5公斤。
两枚石刻党徽,深藏一段英雄故事。1935年10月,红军挺进师第一纵队在王屏、杨金山的率领下,由缙云进入磐安仁川开展革命活动。
在苦竹坑战斗中,王屏为掩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留下来阻击敌人,结果连中数弹身负重伤被捕。王屏宁死不屈,至死也没有将党和军队的机密泄露出去。
杨金山继续带领队伍开展斗争。1936年,他带领部分战士来到仁川月岭村。不幸的是,消息走漏。国民党连夜调集保安团500余人围歼红军。面对敌人两面夹击,危急时刻,杨金山冲在队伍最前面,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呐喊:“把敌人全部消灭在这里!”一声呐喊给战士们带来无穷力量,大家个个视死如归,站在山岗上居高临下痛击敌军。突围中,一颗流弹迎面打中杨金山,杨金山最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部分红军在撤退途中,化整为零,隐藏在附近村庄。
有4名红军战士隐藏在村民申屠志森家中。怀揣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的必胜信念,红军战士和申屠志森一起,花了10天左右时间,完成了这件“磐安石刻党徽”,战士们以此缅怀在磐安的斗争岁月,也将自己的初心永远地融入了这件石刻作品。
为了保护石刻党徽,申屠志森在建房时,将它藏在了房屋的栋柱里。如今,这件红色文物陈列在大盘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