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筑牢疫情防线 巩固防疫成果

玉米苗上的薄膜掀开了,鸡鸭喂过了,菜地浇水了

“土味”相助让村民“宅”得住

记者 胡雅心 胡敏霞 文/摄

4月24日,是汤溪镇部分村被封控、管控的第9天。从最初的忙乱到现在的平静,村民安心过起了“宅家”生活。这份平静的背后,是金华开发区和汤溪镇的全力保障,是一群人的坚守。与城里不同的是,这些坚守者除了守好“小门”,还要在田间地头、鸡舍鸭棚之间奔忙。这里流动的爱和暖意,带着浓浓的“土味”。正是这股接地气的“土味”,给了村民信心和定力。

有一份责任 管好本村人

防控物资保障、数据统计、医疗废物清运、疫情宣传、物资分发、巡逻、应急处理……整村被封控后,汤溪镇节义村成立了由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热心志愿者组成的抗疫小分队,第一时间自己管好自己。

大大小小的出入口都用围挡围住,全村只留一个出入口,村里每天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村党支部书记邵文杰被集中隔离,但他依然通过电话、微信忙着安排村里的抗疫工作。其他队员每天分组带领“大白”逐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接收政府发放的物资并逐户配发、收集村民生活需求、不间断巡逻检查,工作忙碌而有序。

寺平村被列入管控区后,村党支部书记戴永彬带领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不分昼夜地坚守在战“疫”一线,协助进行每天的核酸采样、物资保障,将村里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孕产妇等需帮扶的对象梳理成册,专门成立一支队伍开展结对帮扶。

“现在我们基本每天都待在家里,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需要什么,志愿者会送过来。前两天,我们收到了镇里分发的两斤猪肉,还有牛奶。”昨天,节义村村民张香英与记者电话沟通时,显得心情不错。

一亩三分地 村里来料理

寺平村村民戴宝成种了近3亩玉米,玉米地在管控区外。近期气温回升,需要把玉米地的薄膜掀开,否则会因温度太高把玉米苗烫伤烫死。得知这一情况,戴永彬帮忙联系住在管控区外的本村党员志愿者戴积友和戴敦高。两人二话没说就跑到玉米地,帮忙掀开薄膜,让戴宝成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除了蔬菜,如何照料圈养在田地里的鸡鸭也成了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这两天,寺平村村民戴小清家的鸡都是在管控区外的志愿者帮忙喂养的。而在节义村,这种情况更加普遍。村民郭奶奶养了五六只鸡,鸡舍就在家旁边,平时出门走几步就能喂鸡。被封控后,她出不了家门,几步之遥成了“千里之遥”。得知这一情况,村里的志愿者主动揽过帮她喂鸡的任务。

“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也许经济价值不高,但一点一滴都是村民的心血。尤其是老年人,勤俭节约了一辈子,怎么都扔不下地里的活。”戴永彬说,村里尽量收集村民此类需求,积极联系管控区内外的热心志愿者帮助解决问题。

于是,在寺平村、节义村,就有了这样一群特殊志愿者,他们每天步行超过两万步,除了要做好日常疫情防控工作,还要给东家的菜地浇水,给西家的鸡鸭喂食,尽力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有一种力量 叫守望相助

在汤溪的战“疫”群里,有一张照片让人心里热热的,眼睛酸酸的。照片上,村民志愿者戴燕虹蹲在自家门口不远处,面对站在门边的儿子张开双臂,却不敢靠前。自节义村被封控后,戴燕虹报名成为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虽然可以回家休息,但每次回家都只敢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尽量减少与家人的接触,需要什么物资也让家人放在房间门口。当天出门执勤前,看到6岁的儿子站在门边,她不敢上前,只能张开双臂虚抱了一下,好像把儿子抱在了怀里。

“终于能把腿伸直睡觉了。”4月20日晚,节义村支委邵浩钢发了一条朋友圈。连日来,他每天穿着防护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本来累了就到车里休息一会儿,当晚下雨,车窗没法开,才转移到村办公楼里歇会儿。

因为担心影响家人,节义村抗疫小分队队员每天“三过家门而不入”,有的睡在车里,有的用凳子拼成临时睡床,还有的太累了就倒在路边的石凳上。

为了帮部分需要长期服药的村民买“救命药”,住在汤溪集镇的节义村村民和热心人在村外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村子被封控,我们希望为村民做点事情。”热心志愿者汪根莲说。

有一种留守 让村民放心

“你们在外面隔离,家里的鸡鸭狗我们都帮你们喂过了。”4月22日,在婺城区琅琊镇浩仁村的村民群里,村党支部书记商建余上传了几段给村里的鸡鸭狗喂食的视频,村民们看到后纷纷在群里点赞:“谢谢书记,你们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自疫情发生以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琅琊镇浩仁村里阳自然村需要转移村民进行隔离观察。21日凌晨2时,琅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精麟带队前往里阳自然村组织转运工作。村里一些大爷大妈提出要带走会生蛋的母鸡,还有的要带走看家护院的狗。

“各位村民,你们安心去隔离,家里的事,我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养的鸡鸭狗我会帮你们看管养好。”一番耐心劝说后,凌晨4时,里阳自然村全村251人完成转运,只留下村党支部书记商建余和镇里的联村干部鄢子琛。

村民们安顿下来后,家里的鸡鸭狗成了最大的牵挂。村民在群里问:“书记,能不能去我家帮忙喂一下那几只鸡?”“书记,我家的狗也帮忙喂一下水。”……为回应村民们的关切,商建余向镇里求助,询问哪里能弄到一些鸡饲料。

琅琊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陈冲了解情况后,马上帮忙联系辖区内的养殖场,最终百福农业养猪场愿意捐赠5包玉米。随后,琅琊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申洪广带人把玉米送到里阳自然村服务点。此时,商建余早已在服务点等候多时。

当天上午10时,等村里全部消杀结束,商建余和鄢子琛拿上玉米饲料开始投喂家禽。全村145户人家,他们挨家挨户仔细查看,检查村民家中的门窗是否关好。当天下午3时,记者联系上商建余时,他和鄢子琛还在村里忙碌。“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在村里巡逻,给鸡鸭狗喂食,把家守好,等着村民平安归来。”商建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