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我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落实高中风险区管控 做好民生物资保供

本报消息(记者 金晓英)8月3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义乌市疫情。

“8·2”疫情发生以来,截至8月3日21时,义乌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38例,其中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9例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迅速激活响应机制,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并对涉及场所进行环境采样检测及消毒。截至8月3日9时,累计排查在金华的密切接触者772人,次密切接触者368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落实高中风险区管控

根据疫情形势风险评估,义乌划定高风险区3个,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划定中风险区1个,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

收到初筛阳性报告后,义乌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到指挥部坐镇指挥,指挥部全员到岗到位,市、镇、村三级协同开展处置,争分夺秒、以快制快,全面开展人员排查管控、作战准备等工作。

义乌迅速落实高中风险区管控。根据国家、省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和流调结果,经专家综合研判分析,科学精准划定“高中风险区”范围,相应区域均按规范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义乌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组织公安、疾控等部门人员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全面流调,落实管控措施,并从8月3日开始对市内全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期间,倡导义乌市外人员非必要不来义,义乌市内人员非必要不离义,确需离义的,需凭健康码绿码及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做好民生物资保供

义乌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商务保供专班立刻启动市场库存和价格监测,畅通采购通道,优化保供方式,全力确保义乌市内物资供应链稳定可控。

以义乌市240万人每天需求量测算,粮食市场现有库存米面16163吨,可保障19天;食用油1036吨,可保障17天;猪肉库存800吨以上;蔬菜日均进场量2000吨以上、地下冷库存有3000余吨,均能保证供销动态平衡。义乌市内各大型商超库存充足,进货渠道畅通,能满足日常购物需求。

同时,义乌市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专班成员单位开展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确保市场价格稳定。根据前期监测情况看,目前义乌市猪肉、蔬菜、蛋类等物资价格趋于稳定,未发生较大波动。

义乌居民可在绿禾网、世纪联华鲸选小程序、永辉生活小程序、物美多点生活App等线上购物渠道下单采购。

近期气温高,家庭存储不便,义乌市商务局提醒市民科学规划、理性消费,一次性采购囤积大批生活物资容易变质,造成浪费。

高风险区域以暖心套餐方式统一采购,统一免费配送,暖心套餐包括粮油暖心套餐和基础套餐(以蔬菜、肉类为主)。粮油暖心套餐每户配送一次,基础套餐约间隔3天配送一次。

本次疫情形势再次表明,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麻痹懈怠和侥幸心理。广大市民要继续主动加强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传谣、不信谣,进入公共场所积极配合“一扫三查”,并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