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番薯 带动农民增收
本报消息(记者 王卫英 通讯员 蒋晓倩)日前,一箱箱印着“花桥心香薯”标志的小香薯装车运往义乌市稠城街道。作为浦江县花桥乡的结对单位,稠城街道多次牵线搭桥,帮助该乡销售特色农产品,之前采购1万多把手工扫帚,现在又销售1万箱小香薯。
“我们种植小香薯已有2年多了,今年收获的小香薯平均亩产达500公斤左右,这一季采收后还能再种一季。”里黄宅村党支部书记盛秉光说,目前小香薯按照预定的销售渠道定点销往浦江县各乡镇(街道)、义乌、杭州等地。
“里黄宅村的小香薯上市早,品控也做得好。”花桥乡党委书记薛海平说,今年7月以来,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里黄宅村已售卖1万余斤小香薯。
据介绍,里黄宅村凭借当地气候、土壤优势,今年将小香薯基地种植规模从90亩扩大至200亩,参与种植的农户也从10余户扩大到现在的80余户。眼下正是小香薯收获的时节,村里的小香薯供不应求,不仅成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还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从育苗到丰收,每年都有村民来我们这里务工。”盛秉光表示,在小香薯丰收期,将有2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我从去年开始在这里帮忙,一年能挣1万多元。”村民马竹香说。
目前,除了“心香”番薯,该村还从省农科院引进了六种口感、外形极佳的番薯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