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7月以来降水减少七成

我市发布今年首张抗旱风险提示单

本报消息(记者 章馨予)出梅以来,受长期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全市旱情持续发展。据气象预报,近期我市仍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金华市水利局于8月8日17时发出今年首张抗旱风险提示单。

相关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市面雨量52.4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七成,其中婺城区无有效降雨日超过15天。部分山区群众饮用水紧张,2.63万亩农作物受旱(7月中旬以来累计数),受灾9800亩(已报保险公司),初步测算因旱灾损失300万元左右。

据水利部门分析研判,出现旱情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今年出梅时,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95313万立方米,蓄水率90%,较常年同期偏多3.45%。但出梅后,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用水量大,截至8月9日,蓄水量已减少19966万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99%;受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市自来水公司1—7月取水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6%,金义新区用水量增幅明显;7月以来,全市大中型灌区农灌用水10861万立方米,和去年同期相比多6604万立方米。乌引水主要用于金西片农灌用水,金兰灌区只有少量农田能用上乌引水,因此乌引水无法缓解市直属中型水库的农灌用水压力。

为积极应对旱情,县市水利部门成立抗旱保供水专班,提前完善抗旱保供水预案,做好重要水库旱警水位分析确定。目前,金沙湾水厂满负荷取水,以减少安地水库取水量,减缓安地水库灌溉用水压力。

金华市水利局提醒,各地需认真做好抗旱保供水相关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旱情发展,适时发布水利旱情预警。同时,加强取用水监管,科学调度,落实一地一策、一库一策、一厂一策应急保障措施。加强宣传,节约城乡用水和农灌用水,并根据旱情发展相应控制生态用水,停止单纯发电用水。随着气温升高,水位下降,水质可能恶化,还需加强水质监测,持续关注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防止因水质性缺水。

此外,建议抓紧谋划工业水厂,替换部分优质水源供水,提高市区公共供水保障能力。推进供水分区计量,加强用水管控,降低管网漏损率。推进非常规水利用,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设施。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结合一环快速路改造等契机,开展再生水管网布设,用于市政园林用水等市政环境用水,替换优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