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逆行者” 防疫“守门人”
他们日夜守护着城市大门
记者 倪国栋
眼下,疫情防控形势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因为一位位“逆行者”“暖心人”,迅速“静下来”的城市正迸发出坚韧与力量。
8月1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与义乌交界的傅村镇山头下村,平时03省道日均车流可达一万多辆,喧闹到两人面对面交谈都要扯着嗓子,此刻却安静得能听到对面人行道的树丛里鸟儿鸣叫。
眼前所见,只有反射刺眼日光的路面、马路中央红色的暖心服务点、省道上百米长密布隔离栏的缓冲带,以及6位身穿反光背心与长衫长裤、戴着大草帽、满脸挂着汗珠的暖心服务点工作人员。
坚守坚守再坚守
一天之中,他们有6个小时是暖心服务点工作人员,执行守护“中门”的各项任务。其余18小时,需他们“精打细算”分配:日常部门工作任务、在城市东西两头来回赶路……休息时间不可避免地被大幅压缩。近日,他们中的许多人直接开启了“工作单位——暖心服务点”的“两点一线”模式,一切只为扛稳肩上的职责,一切只为守好身后的城市。
金东区文旅局局长方伟红就是其中之一。8月7日上午接到守护“中门”任务后,他带着20多名“文旅人”全员上阵,与交警部门配合,持续奋战至今。他们“磨破嘴皮、走破脚板、不漏一人”的守护姿态,也是连日来新区万余名下沉“疫”线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克服一切不可能,坚决果断守好各道“门”的一个缩影。
8月11日,“静默期”内的03省道宁静异常,只是偶尔有车驶近,随后自觉掉头离开。在此之前,03省道是另一番忙碌的模样。
“这里是交通要道,每分每秒都有车。但再难,我们也必须上阵,因为哪怕就一辆车、一个行人糊涂过关,所有人的努力、防疫的大局都可能遭到破坏。”方伟红说。8月11日一早,在单位处理好工作后,他立即赶回03省道的“战位”。这样的来回奔走,他每天要反复三四趟。
据了解,金东区文旅局将全员划为4个组、每组约6人,实行“四班倒”投入战“疫”。午后的炙烤、夜间较差的能见度……这些挑战如何克服?
凡人有志,坚守坚守再坚守。
微光成炬终将胜利
连日来最高温度超40℃的天气,他们凭借顽强毅力与紧密配合经受住了。
“中午热得超乎想象,站半个小时,从口罩到裤腿,全身没一处是干的。”“一天喝的水量,相当于大半箱矿泉水。”“水也是烫的,喝完就成汗,倒不用担心频繁上洗手间……”
站在烈日下,听着应双双、彭崇哲、胡青云等金东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忆前两天03省道的防疫工作情况,记者没多久就感到头皮发烫,没问几个问题,就觉得口干舌燥。而这些已晒得“黑红”的“70后”“80后”“90后”,还要不间断地向过往司乘人员问询、劝导,辛苦程度,可感同身受。
守好“中门”,在岗在位是基础,如何切实“不漏一车、不落一人”才是关键。连日来,各组分工合作,抓好核查问询、应急处置、严防冲卡等环节。其中,彼此间的扶持担待少不了。“比如有人感到身体不适,就要立即提出来,先到一旁休息,大家多分担一些。”金东区文旅局副局长何惠说。交接班时带来的冷饮、互相的鼓励和打气……从上到下为“一件事”奋战的浓厚氛围,使他们以此为磨砺,团结一心,积极自信。
努力总能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这几天,03省道周边村民、企业送来矿泉水、帮忙配合宣传通行政策等暖心故事也在这个小小的服务点不断上演。8月11日中午,记者刚准备走进03省道边一家超市,立即被村民叫住,要求先扫码。战“疫”中的同心合力,可见一斑。
03省道边,伫立着同样“安静”的山头下村,以及暖心服务点后平静的傅村镇街头小巷。
距离暖心服务点不远,有一排艾青诗句:“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静下来,坚持住。
阴霾必散,战“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