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分钟,水位暴涨”
户外游玩需注意山洪告诫
记者 吴越悦
河沟凉爽舒适,河水清澈见底。带着西瓜、啤酒放在水里冰镇,孩子下水嬉戏,大人在旁边搭烧烤架或在河里支把伞打牌,是不是很惬意?可惬意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8月13日,四川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后山下雨,引起龙槽沟区域突发山洪。短时间内河水暴涨,河沟里聚集的数千名游客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
清澈的水
忽然变得浑浊
一直以为,龙槽沟山洪这样的天灾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不是。定向金华户外群的群友“南山”想起多年前的那次类似经历依然有些后怕。
2014年夏,“南山”跟队友去温州市永嘉县的四海山峡谷游玩,当时他们一群人正在水里从下游往上游走着,水深40厘米左右。刚开始水很清澈,没过多久,天开始打雷下雨。虽然雨并不大,但是很快队里有人发现了异常。
清澈的水忽然变得浑浊起来,水流也更急。“快上去,可能是山洪来了!”队里有经验的人急着对大家喊。听到喊声,“南山”和其他队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跑”。峡谷边上只有岩石,他们借助旁边的树枝,直接攀爬到岩石上。“好在当时我们的装备很专业,还带着绳子和砍刀备用,为逃生赢得了时间。”
他们上去后就看到,浑浊湍急的水流夹杂着树枝和山石往下游急速奔来,不到5分钟,水位暴涨。“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感觉那次实在太幸运。要是再晚一点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山洪往往伴有
泥沙、石块、树枝、杂草等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多由持续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引发,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且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等特点。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较易遭受山洪威胁。
山洪不只是水,往往还伴有泥沙、石块、树枝、杂草等,有时会像泥浆。像这次龙槽沟事故中,山洪来时还裹挟着游客的野营装备、泥土、沙石,齐齐扑到人身上。几十秒内没有逃上岸的人大多被困在水里动弹不得,受伤严重的落水者几乎无力求生。
这次事故中,最让人心痛的就是那对被困在河中央的父子。事故视频中,父亲一直挺着脊背为孩子抵挡洪流,但最终两人都被卷入山洪。世上没有任何人比这位父亲更希望孩子能活下来,可事与愿违,父亲获救,救援队员找到孩子时,孩子已失去生命体征……
不要带孩子前往
未经开发的景区玩
现在这种高温天,又正值暑假,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到山区的小溪里玩水。
“山区气候多变,往往上游下着暴雨,下游晴空万里,什么时候暴发山洪谁也不知道。”“南山”提醒家长,如果没有专业户外运动人员带领,尽量不要带孩子前往“野生景点”,因为没有基本的安全保障。像这次出事的龙槽沟,就是一个未经开发的“野生景点”,且属于地质灾害点位,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服务贴士:
出门前,要多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避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随时掌握天气变化。
如果想下水,一定要做好防护准备工作,比如戴好安全头盔、穿上泡沫救生衣等,防止不小心滑倒磕碰受伤。遇到紧急情况,头盔和救生衣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一些露营爱好者喜欢把帐篷搭在水边,这种行为很危险。当山洪暴发时,逃生机会渺茫。
重点来了——接到预警或者遇到山洪时,要立即按照预警信息提示或向沟道两边高坡上跑。一旦山洪暴发,不要留恋任何贵重物品,马上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