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乡村振兴

让村民钱包“鼓起来”脑袋“富起来”

俞黄村勾勒共富新图景

本报消息(记者 陈启宇 通讯员 张雅雯)“房子还没造好,6月份就有人来租房子。”8月8日下午,东阳市歌山镇凤山村俞黄自然村,村民俞冬良正忙着装修自家的3间房子。从一年前无人问津的危旧房,到如今租客眼中的香饽饽,俞冬良真切体会到村庄的变化。

俞冬良的体会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俞黄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村企共建,并依托当地产业、文化优势,走出一条让村民钱包“鼓起来”、脑袋“富起来”的共富路。

换上工作服,整理好仪容,8月10日早上6时,俞黄村村民马兰女准时出现在凤凰谷天澜度假园西餐厅内。作为度假园餐饮部的一名服务员,她已在此工作3年。“原先在村里没有工作,现在每月有近3000元工资。”马兰女说,度假园离村很近,不少村民都在度假园上班。

俞黄村内不仅建有度假园,更有5家规上企业。该村通过村企联盟的方式,为周边企业输送村中劳动力,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俞黄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吸引外来人口入住。

气派的小洋房、宽敞的柏油路、清澈的池水……行走在俞黄村,宛如置身城市小区。该村负责人俞楚良介绍,村内现住有外来人口500多人,不少村民将自家的住房改建成公寓,租金从原先每间每月300元,涨到每间每月600元。俞黄村每年发放给村民的各项福利从2012年的300元增长到现在的1500元。

今年,歌山镇还在俞黄村内建设集居住、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野风广场,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势必让俞黄村的人气更旺。

共同富裕既要看收入,更要看村民的精神生活。近年来,俞黄村建起共富书吧、开设共富讲堂等,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每周上演的“周末小剧场”更是一道深受村民喜爱的精神文化“大餐”。村民潘金华是一名歌唱爱好者,每周他都会去“周末小剧场”一展歌喉。“邻近村音乐爱好者都赶来,场面很热闹。”潘金华说。

同时,俞黄村还是东阳市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东阳市委统战部结合村民需求,常态化开展健康讲座、送书、送文化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并针对村民需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直播带货等线下教学,为村民提供满满的精神食粮。

此外,歌山镇还在俞黄村内设立社工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志愿服务组织,连接乡贤、基金会、企业等资源,开展纾困互助服务,不让一名群众在共富路上“掉队”。

如何推动“一村富”迈向“共同富”?歌山镇有关负责人说,未来该镇将打造“1+1+N”的共富联盟集群,即以俞黄村为核心区块,建立南北区块生态生活圈融为一体的精品线和多个示范点,重点扶持基础设施、环境风貌、产品配套等提升,带动区域内百姓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