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指标稳居金华第一
永康“三支队伍”助企对标达标
记者 舒珊珊 通讯员 李煜
日前,为解决杯壶行业传统清洗方法废水铅镉超标难题,永康市通过对标专家队伍集体合力,对标德国先进标准中废水处理方法,提出绿色润滑介质解决方案,实现100多万吨废水达标排放,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环保标准比肩国际。
对标专家队伍是永康市为推进对标达标工作成立的三支队伍之一,其他两支分别为达标攻坚队伍和宣传推广队伍。其中,对标专家队伍主要以全省首个县级标准化专家智库为基础,借助智库专家智囊力量开展对标达标指导工作,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标准比对分析和对标提升方案编制等全方位咨询指导服务。
达标攻坚队伍共有36支,由45家企业人员分行业组建。成立以来,攻坚组优选核心产品,依据《产品对标技术方案》开展指标比对、试验验证、达标提升等系列工作,成功推动78项产品完成达标提升并发布对标达标结果声明。米格科技经过对标达标提升后,成功将企业标准《建筑外墙用辐射隔热保温涂料》上升为“国内一流 国际先进”的“浙江制造”标准,产品的“节能保温效能”“防辐射性能”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宣传推广队伍主要对标准制修订、标准话语权提升等共性问题进行宣传引导,对产品先进性比对、核心指标提升等个性化问题提供精准服务,提升企业对对标达标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上半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宣贯会2场,120余家企业参会,并先后对20余家小微企业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三支队伍为永康开辟了一条对标达标新路径。同时,永康专门成立质量品牌提升工作专班,创新建立“指导+攻坚+考核”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对标达标共治共建格局。率先设立对标达标“惠企直通车”激励机制,持续扩充“千帆计划”重点培育库,对开展对标达标的企业和技术专家优先推荐申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品字标”认证、政府质量奖等激励项目。同时,整合部门、乡镇力量,将对标达标工作纳入部门、乡镇年度质量强市考核指标,建立“部门推荐+乡镇反馈”联合推优工作机制,深度挖掘优势企业、“高潜”产品列入对标达标重点培育库,有效保障对标达标提升工作质量。前期,通过联合推优机制,累计挖掘50家企业68项产品列入对标达标重点培育库。
此外,永康聚焦跟踪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这三项服务,进一步激活企业对标达标活力。汇总部门对乡镇、乡镇对企业每周工作情况报告制度,落实建库—技术服务—方案制定—信息上传—问题收集等全流程跟踪服务模式,及时掌握分辖区对标达标工作进展情况。依托全省首个五金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质量品牌、认证认可等资源,充分发挥平台内55家机构集成入驻的优势,实现企业、专家咨询“面对面”,平台累计受理企业服务282次,指导对标达标企业55家,助企打造对标达标良性生态圈。以国家五金工具及门类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浙江)为立足点,为企业产品指标参数提升、对标结果验证、检测方法改进等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累计开放实验室120多批次,帮助42多家企业解决标准技术难题59个,降低试验成本80余万元。国家中心通过开展先进标准对比、技术指标优化等工作,成功助力安胜科技主导发布全国首个《真空玻璃内胆保温杯(壶)》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截至目前,永康市累计对标企业共计473家,发布对标结果874项,对标达标工作开展以来各项指标均稳居金华第一、全省县域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