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副刊

致1072:一别一年,别来无恙?

□陈倩

亲爱的欢欢、寅阳、杭忆:

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踏着黄昏的余晖走在下班路上。耳机里的旋律不经意间流淌到那一句:“那是平凡的一天啊,你也想念吗?”刹那间,时光仿佛被撕开一道温柔的口子,内心的平静悄然碎落——原来我们已经毕业一年了。时光匆匆,仿佛昨天我们还挤在“1072”那间小小的寝室里,为永远做不完的设计作业绞尽脑汁,彼此的鼓励萦绕在空气里,未曾散去。

此时此刻,思念涌上心头,而更多时候它只是默默藏在生活的褶皱里,等待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轻轻戳中我的内心……

它藏在每一个似曾相识的日常里。今天金华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撑着伞和路人擦肩而过,脑子里闪回的,却是大三那个雨天,我们去动物园看大熊猫的场景。我们挤在两把伞下,鞋袜尽湿,头发贴在额头上,狼狈不堪,却因为看到那只在雨中慵懒啃竹子的熊猫而兴奋地哇哇大叫。回去时漫步在虎跑路的梧桐道上,雨水从叶隙间簌簌落下,在青石板路上绽开朵朵涟漪。你们挽住我胳膊传来的温度,竟让冰凉的雨丝都变得温柔起来。时至今日,每当雨水降临,我仍能感受到那份滚烫如初的暖意。

它藏在每一个需要勇气的时刻。还记得吗?那次熄灯后,我们围坐在电脑前看悬疑电影《门锁》,屏幕的光映着我们又害怕又兴奋的脸。看到最骇人的地方,四个人吓得抱作一团不敢睁眼。后果就是,第二天谁都不敢一个人待在寝室,非得有人在门口守着、大声说话才行。现在遇到可怕的事,我总会想起那个夜晚——不是想起恐惧,而是想起我们紧紧依靠彼此时,那份无比安心的感觉。

它藏在我手机相册的“记忆”推送里。前几天,它给我推了我们在馒头山社区拍的照片。那些斑驳的墙壁、交错的电线、挂着衣裳的旧窗台,成了我们最好的背景板。我们在那里磨蹭了一整个下午,互相指挥、互相吐槽:“哎呀你这构图不行!”“你把我腿拍成一米了!”最后精挑细选九张图,心满意足地发了朋友圈。那样的午后,阳光和笑容都正好。还有我们毕业时在薰衣草花田里拍的照片,我们穿着学士服在花丛中相视而笑,还记得欢欢说要把这片紫色永远印在脑海里,杭忆却一直在担心蜜蜂,而寅阳你则一直拿着相机给我们拍照。那片紫色的花海在阳光下流淌,弥漫着青春的味道。

它更藏在我每一个下班后的黄昏里。如今我常常一个人看着眼前汹涌的人潮和车流,而我多么怀念那些下课后的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粉色,我坐在寅阳的小电驴后座,欢欢和杭忆骑着另一辆,我们像一支小小的车队,迎着风,吵吵嚷嚷地驶向宝龙广场。那风里的笑声,是我买不到的快乐。

而更多的时候,想念是安静的。就像那些数不清的夜晚,熄灯后,我们躺在各自的床上在黑暗里聊天。从明星八卦到人生理想,从迷茫现状到憧憬未来,话题天马行空,毫无边际。常常是说着说着,不知道是谁的声音先越来越小,变成了均匀的呼吸声,然后一个接一个,在彼此的语音里不知不觉地安心睡去。“1072”的夜谈,是世界上最好的催眠曲。如今躺在公寓小床上,偶尔还会恍惚,觉得下一秒,耳边就会传来你们模糊的呓语。

你们看,毕业这一年,我走过了一些路,遇到了一些人,也渐渐习惯了社会的节奏。但每当生活按下静音键,那些关于你们的、色彩斑斓、声音嘈杂的记忆就会汹涌而来。我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大学四年最珍贵的礼物,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而是拥有你们的陪伴。我们见证了彼此的邋遢与精致,脆弱和坚强。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那样一段闪闪发光的岁月。

现在的你们,在另外三座城市里,过得好吗?工作顺心吗?有没有遇到烦心事?有没有……偶尔也这样想起我?上海、杭州、绍兴、金华,地图上看似不远的距离,却让我们共同相聚都成了奢望。我们之间隔着的不再是校园走廊的转角,而是站台和出口;不再是下课铃后的相约,而是日程表上难以对齐的空隙。

所以,我写下这封信,最想说的是:我想你们了。也想问,我们约个时间吧?约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一起回学源街18号——回我们的浙财看看吧。再去尝一尝食堂里那碗麻辣香锅,再走一走曾经奔跑过的林荫路,再进行一次四人的、直到不知不觉睡着的深夜卧谈。

四季轮转,热情而善良的你们闯进我的生活,给我囫囵的青春留下灿烂的一笔。纸短情长,道不尽万一,愿我们前程似锦,而后顶峰相见。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