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翠华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 教给他们渴望的东西
□记者 廖怡晴
记者见到柳翠华时,她刚批完学生的作业,风尘仆仆赶来。
她讲话语速平缓,温柔而坚定,将27年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让记者也不自觉放慢语速,沉浸在她充满爱的教育人生中。
19岁毕业那年,柳翠华来到傅村镇溪口完小,开始她的教学生涯。学校当时只有两面围墙,周围都是山。那时候学校老师稀缺,她一个人承担起语文、数学和音乐的教学工作,一星期要上24节课。
日子虽艰苦,但柳翠华充满激情。从前,村里的孩子不过儿童节,柳翠华来了,每年儿童节,都会带着他们一起庆祝。“我们在村里最大的树下表演《三只小猪》、转呼啦圈。村里的人都来看。”回忆起那段岁月,柳翠华脸上泛起笑容。
后来,柳翠华来到金东区实验小学,在这里一待就是20年。
从区教坛新秀到市教坛新秀再到省教坛新秀,直至评上正高级教师,柳翠华的成长之路是一节节课、一次次比赛磨炼出来的,走得踏实而坚定。对她而言,“正高级”的“正”是风清气正、坚守师德;“高”是业务精湛、不断登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给他们想学的东西。”柳翠华举了一个例子,在教授思政课《诚实是金》时,她通过四个小故事让孩子们理解诚实的内涵和美好,引导他们提出实际困难,教会他们面对世界的方法。她善于将抽象规则细化成可执行的步骤,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2022年,柳翠华的研究成果《道德叙事与德育课程》出版。
尽管如今已担任学校副校长,柳翠华却从未离开过她最爱的讲台。“只有自己亲身感受,我才能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老师们的难处又在哪里。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她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给了学校。
柳翠华当了二十年班主任,她至今难忘一名智力稍有缺陷的孩子。他十岁才读一年级,学习很吃力,六年来只认柳老师。毕业后,他拿着一打电影票来到学校,说:“我要请柳老师看电影。”这样真挚的情感,让柳翠华深深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今年暑假,她带着金东实验小学三(6)班的孩子们一起沿着江边跑步。起初她跑在前头,渐渐孩子们超了过去,后来很多家长也加入进来。“跑步是一件小事,但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就是很酷的事情。”柳翠华说,“从跑步中可以看出,有人同行、有人追赶、按自己节奏跑,都很重要。这也是我想分享给家长的教育心得。”
对于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同行,柳翠华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感悟:“爱与规则缺一不可。”她坦言自己初为人师时也苦恼了很久,最终发现爱与规则的平衡才是教育的关键。
而荣获“教育高地登高者”称号的她,站在舞台上依然谦逊地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还有许多老师同样出色,他们至今依然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希望自己继续努力,让这个称号名副其实。”
二十七载春秋,柳翠华始终立于讲台,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给他们渴望的知识。她的故事,一如她带领孩子们追光奔跑的场景,不急不缓,却沉稳有力,一步一步传递出教育的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