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工贸:深耕制冷工具三十载 以创新驱动全球布局
□记者 王超亚 滕绪 /文 黄文龙/摄
秋日已至,暑气未消,“秋老虎”的余威仍在蒸腾,金华市威科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同样涌动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步入车间内部,加工作业区、半成品暂存区、成品待发区等功能分区界定清晰、划分精细,自动化生产线沿生产流程规整排布,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各司其职,现代化生产线沿流程有序延展,一幅“智造”图景跃然眼前。
这片繁忙景象的背后,是“威科工贸”三十载的蜕变之路,亦是金东民营制造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典型缩影。
1994年,企业在永康初创时,年产值不足10万元,生产的制冷工具品类寥寥,市场需求更如“星星之火”般微弱。“那时国内制冷工具行业刚起步,产品品类少,品质与国际差距大。”总经理王横回忆道,正是这样的行业痛点,让企业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投入研发,如开发的冷媒加注电子秤,用“数字标准”倒逼行业操作从“凭经验”向“靠数据”转型,也埋下了“以用户需求驱动创新”的基因种子。
随着业务版图的扩张,企业先从永康搬迁到武义,又在2009年“扎根”江岭智造区。如今,4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厂区内,多条生产线与尖端加工设备有序排布,200余名员工各司其职,20余名技术骨干领衔攻关,“大圣纵横”“圣霸”两大品牌双轮驱动,剑指国际中高端市场,稳居制冷工具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车间的“明星产品”展示区,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风冷真空泵”格外吸睛——它能使温升保持80℃以下,保障机器长时间连续运行,如今已成为企业叩开欧洲、美国等高端市场的“金钥匙”。公司70%-80%的产品更是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以自主品牌扬帆出海。“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啃硬骨头’的研发精神!”王横的话语中透着一股韧劲。企业每年将销售额的7%“砸”进研发,20余名核心成员牵头,联合外部专家力量,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姻”产学研,一个个制冷工具领域的技术“卡脖子”难题被相继攻克。截至目前,企业已手握120余项专利“通行证”,率先通过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欧洲CE等国际认证“敲门砖”,产品从制冷五金工具、冷媒加注秤、冷媒回收机到真空泵,百余个品类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制冷安装维修全场景。
产品的“硬实力”打底,全球市场的“朋友圈”也在持续扩容。为深耕全球市场,企业推进全球化精细布局,织就一张覆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圣霸”品牌更以“高质量、轻量化”的优势,热销欧美、日、韩等高端市场,成为当地制冷从业者的“心头好”。
在“走出去”的同时,“威科工贸”也在向内“练内功”——数字化转型正为研发与生产注入新动能。2023年起,企业累计投入100余万元推进数字化改造,让生产数据从“纸质账本”跃迁至“实时看板”,出货流程从“人工核对”升级为“系统秒批”,产品迭代与市场响应速度就此按下“加速键”。“以前光靠人工记录数据,一忙起来经常手忙脚乱,还容易出错。现在数据实时可查、动态可控,管理效率提升不止一个档次。”王横笑着说。
三十载栉风沐雨,威科工贸的“荣誉墙”上早已挂满勋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大圣纵横”商标更摘得明星品牌、五金名品、最受市场欢迎品牌等桂冠。目前,企业正积极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向更高行业标杆发起冲刺。
“‘大圣纵横,纵横国际’——这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刻在我们心里的目标。”站在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王横目光坚定。企业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以“打造全球高品质制冷工具标志”为愿景,在制冷工具行业的赛道上,持续书写属于威科工贸的“成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