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元没还清!看看亲姐弟怎么“明算账”
“法官,我想和我弟弟协商一下,把案件了结,希望法院能帮忙调解。”近日,被执行人杨某夫妇主动向金东法院执行法官致电,要求履行还款义务。
2022年初,杨某因丈夫做生意急需资金,向自己的弟弟杨某某借款255万元,之后杨某夫妇通过债务转让、现金支付等方式偿还了180万元,杨某某在索要剩余75万元未果后便将杨某夫妇起诉到法院。在法院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被告方仍无力全额还款,杨某某便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金东法院在调查杨某夫妇财产后发现,除其名下有一家公司的股份外,并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考虑该案发生在亲姐弟之间,为弥合受损关系,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执行法官多次对双方进行疏导和劝解。法官了解到,姐姐在生活工作中时常帮衬弟弟一家,而弟弟在无足够流动资金的情况下,通过向他人借款给姐姐急用。雪中送炭之情何其珍贵,考虑到这一点,法官认为执行和解或是该案件最好的选择。
随后,执行法官再一次组织调解,以“感情牌”为切入点,回顾了多年以来姐弟俩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的时光,双方之间的气氛逐渐缓和。执行法官见此趁热打铁,释明可供变卖的股权变现难度大,采取司法强制执行措施,可能会让双方之间的亲情彻底破裂,也不利于纠纷的彻底化解。同时告知双方拘留、失信、限高等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人影响重大。最后,双方当事人同意各退一步。
执行立案一周后,执行法官接到了被执行人杨某夫妇的电话,约定协商日期并同意履行还款义务,在约定当天杨某夫妇当场一次性支付44.9万元,杨某某自愿放弃余款,案件顺利执结。 本报记者 周轩 通讯员 丰寒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