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新闻

《金华晚报》 圆了我两个梦

《金华晚报》像是我的灵魂伴侣,圆了我两个梦。

第一个梦是“心理咨询公益梦”。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情感上遇到了巨大的挫折,有许多烦恼无法排解。于是,我去当地的新华书店选购了不少心理辅导方面的书籍,通过运用书籍上所学的相关知识,我渐渐化解了内心的悲伤和烦恼,情绪也不再低落。随后,我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同我一样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烦恼,我是不是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义务帮助他人解开心结。恰巧当年有个诗友在金华日报社工作,我向他透露了自己的心声。他鼓励和支持我开展心理咨询公益服务,并且将我撰写的“为您解忧愁”的服务信息推荐给《金华晚报》前身《婺州生活报》。1994年7月16日,《婺州生活报》在中缝上刊发了我的“公益小贴士”。

这个“公益小贴士”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我收到了金华市区、兰溪、义乌、武义、衢州、江山、萧山等地不少市民的心理咨询信函。我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亲身经历,通过书信的形式及时给予关心和回复,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偏差,得到了咨询者的好评。而对我来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最大收获。为此,我还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一首短诗《金华晚报圆过我的“公益梦”》作为纪念。

第二个梦是“手机摄影梦”。退休之后,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平时除了看书读报写作之外,我还喜欢拿着手机出去边走边拍。2021年下半年,《金华晚报》与时俱进,开辟了“晚晴”专版,并吸收了一批老年读者加入“银发记者团”。退休多年的我有幸成为银发记者团队伍中的一员,陆续在“晚晴”版块上发表了一些随笔和摄影作品,既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内容,也提升了自己晚年的生活品质,圆了我的“手机摄影梦”。

我粗粗梳理了一下,自2021年12月1日在“晚晴”版块上刊发了《逛游埠老街》的照片开始,至今被《金华晚报》选用刊发的有《洋港村民晒鱼干喜迎新春》《公园新韵》等10多幅手机摄影作品。如今,在“奔七”路上的我,依然会在“金华晚报银发记者团”微信群里晒自己的感悟和边走边拍的照片,展现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精神风貌。

《金华晚报》从创刊之初到现在,一直是我的灵魂伴侣,而且还帮助我圆了两个梦。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仍然会与《金华晚报》同行,让自己变得更精神、更乐观、更健康、更有快乐感和幸福感。我也希望《金华晚报》能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圆更多的梦,比如“健康长寿梦”,让我在百岁生日那天依旧能够看到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金华晚报》。 (赵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