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 国内新闻

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上接第1版)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督导检查2202次,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552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85人,党纪政务处分372人,发现职能部门问题723个,推动整改问题716个,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102项,通报曝光1批2起。

精准发力 严查焦点问题

最近,在金华市某医院,55岁的赵阿姨刚做完种植牙手术。“以前虽然想种牙,但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实在吃不消,现在价格便宜了一半。”赵阿姨说,费用不仅亲民了,还可以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非常方便。

变化源于我市开展的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提质降费专项治理。去年,市纪委监委把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问题列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项目之一,让名目繁杂的收费规范化、透明化。

“在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我们聚焦医疗机构种植牙服务收费、种植耗材采购、医疗服务总价调控等方面,将全市367家有口腔种植资质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本次专项治理范围,目前我市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平均降幅超50%。”金华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是专项治理推动者找准广大百姓最突出需求,真刀真枪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的一个缩影。坚持项目化、小切口治理,金华市深化“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坚决纠治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无动于衷、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摆官威耍特权等行为。

继2022年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治理后,2023年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纳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我市教育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采购流程、验收管理、财务核算等重点环节,出台了《2023年金华市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聚焦当前中小学食堂采购管理不完善、食材验收不规范等5个方面11个问题,同步组织全市各级中小学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做到了无死角、全覆盖检查。

这一年,全市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把查和改贯通起来,紧紧盯住那些矛盾最突出、意见最集中的问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重拳、下猛药,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实现突破。

为确保整治不走过场,我市还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监督、执纪问责,对在专项整治中敷衍塞责、应付懈怠的地方和单位,进行及时提醒、坚决纠正,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确保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效。

建章立制 保障群众利益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相关地区及牵头部门对普遍性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并进一步明确责任、转变作风,建立和完善对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扎牢制度笼子。

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中有关问题的整改,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监管,我市相关部门专门下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短板”专项行动,每月定期汇总公共设施“补短板”工作进展;针对特困供养机构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兰溪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特困供养工作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做好特困供养机构日常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约束……

然而,现实中一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长期存在、难以解决,除了部分客观原因,一定程度上与个别党员干部的腐败作风问题有关。如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少数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培训项目审核把关不严,造成重大损失;村经济合作社领域,“三资”管理不规范、违规承揽村级工程等问题。

对此,市纪委监委在开展专项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纠风惩腐,从根源上深入查找是否存在思想问题、认识问题、责任问题和作风问题,做到一手抓解决“急难愁盼”,一手抓纠风惩腐,以强有力的手腕推动百姓民生实事问题彻底解决,防范同类问题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