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开发区领导 专题调研基层减负工作
推动减负成果让基层和群众可感可及
本报消息(记者 俞萍)4月25日,金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俊生实地走访社区和学校,专题调研基层减负工作,围绕为基层减负赋能提效这一主题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工作要求,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数据报表统计过多,不同条线存在重复填报、多头上报的情况”“在消防安全、平安创建领域,社区专业能力有限,需要更多支持”……在苏孟乡和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陈俊生听取并收集乡、社两级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事多做、数据多头填报、基层干部业务培训不足、考核任务过重等方面问题,相关部门现场回应答复,传达最新政策。
陈俊生指出,要深刻认识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提效的重要意义,真正理清基层负担从何而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源头治理,推动减负成果真正让基层干部群众可感可及;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给材料报表“挤挤水”、给督查评价“瘦瘦身”、给基层工作“排排忧”,减真负、真减负,通过实际行动切实为基层松绑,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座谈中,陈俊生再三强调,减负不是降标准、减质量,要正确处理“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部门交办和乡镇主办、减负减压和增能增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权责体系,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更好聚焦主责主业,更高质效服务群众。
在宾虹小学,代表学校校长集中反映了非教育教学事务压力、多头反复检查考核、台账要求过细等方面的压力。陈俊生要求,开发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以此次整治形式主义为契机,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流程,为学校把好关、守好门;要梳理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清单,设立工作标准,提供方式方法,让真正需要校方配合的社会事务有效进入、落地见效;要合理调整考核体系标准,健全无扰督查、有界考评、限量清单等机制,彻底整治教育工作中重形不重效、重痕不重绩的痼疾。教学质量和教育安全是学校发展的两大基石,陈俊生希望,通过减负增效,让教育回归本身,让教师专注主业,持续擦亮“学在金开”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