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推广 “邻舍家”议事平台
本报消息(记者 巩长青 通讯员 吕柳燕)“村里原土地庙区块,因农村有机更新需要调整为农户建房用地,迁移后将安排21幢宅基地。大家对于村土地庙迁移,有什么看法?”近日,在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村文化礼堂里,村民搬着板凳坐在一起,把村内的大小事都清清楚楚地“搬上台面”。
“土地庙的位置建议保持原位,不要换地方。”“村里有这样的统一规划,对我们村民来说是好的,我们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当天,后陈村召集“1+8+X”议事主体(即村书记、村监委成员、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第一书记、党员代表、社会组织成员、老年人代表等)召开“邻舍家”议事会,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村土地庙迁移事宜。
“我们充分发挥‘邻舍家’议事平台效能,提高村民自觉参与村级事务的主人翁意识,凝聚更多民心民力助推乡村治理。”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军说,“邻舍家”为武义方言,意为隔壁邻居。2022年,后陈村建立“邻舍家”议事会机制,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到各项村务中,把村务监督切实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为了让议事协商更规范、村务监督更有效,还总结形成《后陈“邻舍家”管理办法》等,并邀请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过程参与协商、全过程监督协商。
截至目前,后陈村已举办30余次议事,并已解决涉及村经济发展、村庄环境整治、村民需求等20多个事项。
依靠制度锁住权力、增强百姓信任是该村走向善治的法宝。后陈村是“后陈经验”的发源地,该村于2004年成立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推动构建“村官村民选、村策村民定、村务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基层民主运行体系,“邻舍家”议事平台就是“村事村民管”的有力体现。
目前,武义县正以后陈村为样板,计划将“邻舍家”议事平台陆续在全县258个行政村铺开,深化“监社联动”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实验试点内涵。截至目前,“邻舍家”议事平台已在武义40个行政村落地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