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我市完成全省首例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金华江市区段有了“户口本”

本报消息(记者 倪晗 通讯员 朱晓娟)记者昨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市境内的金华江市区段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为全省首条完成登簿的河流。自此,金华江市区段有了“户口本”,为我市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本次金华江市区段水流确权登记兼顾了生态空间的完整性,确定登记单元面积为742.54公顷,其中水流512.46公顷、湿地11.26公顷、森林20.11公顷、草原19.03公顷、荒地0.52公顷、耕地与建设用地等179.16公顷;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及城镇开发边界等公共管制面积61.07公顷。经国务院授权,自然资源部为金华江市区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金华市政府为“代理履行主体”。通过此次确权登记工作,摸清了金华江市区段登记单元内自然资源“家底”,界定区域生态空间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增值与实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根据国家、省级总体部署与相关要求,2020年7月,市政府印发《金华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方案》,计划2020—2023年,组织有关部门及县(市、区)政府以选择试点区域先行实施的方式,逐步开展全市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23年以后,启动其他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最终实现全市自然资源登记全覆盖。

根据工作安排,2020年,金华市选取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磐安县黄檀林场和园塘林场开展试点工作。2021年12月,市资规局拟定《金华市重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三年实施计划》,明确全市131个重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任务,包含82处水流、32处自然保护地、4处森林、4处湿地、9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计划分三年实施完成。

“以前,自然资源产权主体缺位、所有权边界模糊,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市资规局有关负责人说,该项工作开展后,市资规局采用“四级联动”的核查方式,摸清自然资源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及其关联信息。随后,在此基础上,划清“四条边界”,清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边界、全民所有与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边界、不同集体所有者边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边界,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为重要自然资源有效监管、严格保护和所有者权益行使提供产权支撑。下步,我市将研究探索出台《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划定指导意见》,继续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