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永康前仓:覆盆子成为村民“致富果”

记者 高婷婷 永康融媒体中心 张曼欣

眼下正是覆盆子收获的季节,在永康市清塘线前仓镇塘头村路段两侧,一垄垄覆盆子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颗颗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放眼望去,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全家出动

助力覆盆子销售

“老板,覆盆子怎么卖呀?”

“80元一篮,一篮有一斤多。”

“给我来两篮。”

采摘、装篮、收款……近日天气晴好,摊主陈正兵忙得不亦乐乎,不时有游客问价采买,几分钟前摘下的覆盆子刚摆出来就销售一空。他的几个亲戚也在一旁帮忙采摘、吆喝。

“每年‘五一’假期前后覆盆子就成熟了,采摘期差不多有二十几天。现在是覆盆子长势最好的时候,个头大的能赛过一元硬币,口感也很好,酸酸甜甜的。”指着身后果园里橘红色的果实,陈正兵高兴地说,“这几天天气好,买的人挺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收入将近2000元。”

陈正兵的父亲是塘头村第一个种植覆盆子的人。塘头村种植的覆盆子品种为掌叶覆盆子,与野生覆盆子不同,掌叶覆盆子个头更大、味道更甜。十几年前,陈正兵的父亲以种水稻为生,当时陈正兵的姐姐在上海工作,无意中了解到掌叶覆盆子的种植前景,便捎了一批覆盆子苗回来,就此开启了塘头村的覆盆子种植之路。起初只是陈正兵一家尝试种植,得益于精心打理和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覆盆子长势越来越好,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渐渐地,其他村民也看中了覆盆子的种植前景,纷纷参与其中。

“目前我们村共有十几户村民种植覆盆子,现有种植面积20多亩,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塘头村妇联主席陈晓芳告诉记者,除了覆盆子,塘头村还种植樱桃、桑葚、枇杷、蓝莓、李子、桃子等水果。依托毗邻盘龙谷、虎踞峡景区的区位优势,背靠“网红村”大陈村的流量辐射,近年来,塘头村发展水果采摘游有声有色,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我一直都想体验覆盆子采摘,今天正好有空。”从城区自驾前来的市民陈依柯和好友穿梭在覆盆子果园里,一手挎着小篮子,一手拨开叶子,采摘熟透的覆盆子,在饱览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劳作的乐趣。

“吃干榨净”

延长水果销售产业链

今年5月以来,陈玲玲的电话和微信消息,比往常多了不少,不时有新老顾客与她联系,询价购买覆盆子。陈玲玲的母亲楼美君在塘头村种植了多种水果,其中就有覆盆子。

“好果子不愁卖,来摘的人很多,天气好的时候一天有三十几个顾客,有附近乡镇的,也有市区过来的,甚至还有缙云赶来的。来不了的,我们还提供市区范围的送货服务,之前就有杭州的顾客让我们打顺风车把覆盆子捎过去。”陈玲玲算是塘头村覆盆子种植户里最早“触网”的一批,她常常活跃在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为自家的覆盆子打广告,积攒下一定的口碑,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购买。

酸甜可口的掌叶覆盆子不仅是一种水果,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未成熟的青果摘下晒干后可以入药,因此专门有药材商来塘头村收购青果。在果摊上,还摆放着一袋袋用于零售的覆盆子青果,市民在购买鲜果时常常会带上一袋。此外,用鲜果酿制而成的覆盆子酒也颇受市民欢迎。

在青果药用、鲜果采摘和开发的发展道路上,一颗颗红灿灿、肉嘟嘟的覆盆子被“吃干榨净”,变着花样创造经济价值。

种植覆盆子效益怎么样?陈玲玲算了一笔经济账:自家种植了1.5亩的覆盆子,鲜果每篮售价80元,上门采摘每公斤100元,青果烘干后药材商上门收购价在每公斤160元左右,覆盆子酒每桶售价200元,再加上覆盆子苗也能卖钱,去年覆盆子带来的经济收入超两万元,今年收益肯定比去年还好。尝到甜头后,陈玲玲一家决定继续扩大覆盆子的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