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国际新闻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五十年风雨兼程 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朱意

今年,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将迎来50周年校庆,同时也迎来发展的里程碑——学校东扩工程项目启用,新增校舍建筑11.8万平方米、实习实训建筑5.6万平方米。该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忠跃表示,东扩工程项目将为学校立足新起点,建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技师学院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并在公共实训、竞赛训练、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等方面,为浙中地区乃至全省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提供有力支撑。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 开启高品质育人新引擎

五十年光阴荏苒,五十年初心不改。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首批浙江省中职教育名校、浙江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在见证时代变迁的同时,逐步放大格局视野、找准方位坐标,围绕“建设一流技师学院、培育现代交通名匠”的职责使命,敢为人先、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汇力磅礴,方得勇进。2012年,该校汽车维修专业成为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此后,该校发挥试点先发优势,全校推广工学一体化课改,先后被确定为首批浙江省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学校、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2年,该校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汽车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3个专业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专业,2023年电子商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数控加工3个专业入选第二阶段建设专业,牵头完成1个、参与完成7个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全校一体化教学专业覆盖近90%,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该校深入探索“‘三阶递进、四维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学交替、课岗证融通’的重点领域驾驶员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完善“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助梦想”的育人体系,形成“五育并举,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成果入选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典型案例。

为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全国首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实验院校,该校积极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改革,当选浙江省试验院校组长单位,协助省教研所成功举办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研活动,课程实施模式被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此外,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该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2023年,成功入围“中泰职业技术教育合作210工程”首批试点项目,顺利达成与马来西亚龙记汽车工艺学院、马来西亚全国职业工友会的合作,圆满完成马来西亚龙记汽车工艺学院访学团来校访学活动,实现了职业教育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

打造高标准服务新标杆

“学校遵循‘发展高质量技工教育、培养高素质交通名匠’的专业建设理念,积极对接交通强国、制造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按照‘以产定群、以群建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路,着力优化专业发展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构建适应需求、彰显特色、凸显一流的专业结构体系。”李忠跃介绍。

2023年,学校聚焦交通智能化发展和“轨道上的浙江”“全国综合性物流枢纽”等建设,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交通高端装备、航空运输等产业发展,将原来产业生产环节的“点式”专业布局,发展为围绕产业链、贯通上下游的“群式”专业格局,建成汽车技术与服务、轨道交通运维与装备技术、现代商贸流通、现代制造技术等特色专业群,并成立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财经商贸学院、人文学院5个二级学院,同时联合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发展了9家产业学院、20家以上企业学院,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形成与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该校大力实施“一体化教师提升、一流团队孵化、青年教师成长、带头人培育、名师大师引领”五大工程,以名师大师工作室为引领,建立22个教研室,组织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研究。2023年,学校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建成博士后工作站,标志着该校教科研水平实现进一步跃升。截至目前,教职工申报立项省级及以上课题52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8项、公开发表论文604篇,获市级及以上优秀教科研成果奖185项。目前,学校拥有正、副高级职称教师88人。2025年,教师总数将达到700人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教师占比30%以上,一体化教师占比达85%以上。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亮点

打造高水平职教新名片

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选手一举拿下汽车维修和全媒体运营两个赛项的银牌,并获得其他赛项4个优胜奖。同年,该校成功入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国家集训基地,为高质量推进项目集训和参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理念,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培养、遴选优秀种子选手,组建竞赛梯队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提高师生技能水平,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5年,该校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300多人次,其中国家一类赛30多人次、二类赛40多人次。2019年,该校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世界巴哈大赛。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汽车机电维修赛项连续5年蝉联全国一等奖,该校参赛团队同时取得新赛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项目全国一等奖。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

开辟高质量就业新路径

该校紧贴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了广阔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实现了“政行校企”互联互动、“产学研创”一体发展。目前,该校有合作企业260多家,与特斯拉、比亚迪、丰田、现代、蔚来、通力电梯等企业共同招生招工,与龙头企业合作组建17个订单班,引进上汽通用和保时捷合作项目,与雷克萨斯签约成为中国重点合作院校,与博世汽车共建诊断实训中心,与庞贝捷公司合作共建喷涂联合培训中心,与京东集团合作成立全省首家京东电商学院,携手金华菁英电商产业园成立电商产业学院,与大众齿轮、蔚来汽车、杭州中测、金华电信等合作成立企业学院,形成“工学交替”“企业冠名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富有特色的合作模式。今年5月,该校第二届校企合作大会顺利闭幕,25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校园,校企融合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

为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该校持续增强“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办学特色,通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对接机制、就业统计监测机制、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实习就业服务平台,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积极对接行业企业,不断扩大对口协作、订单培养、定向培养,为学生进入国企事业单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实习就业铺路架桥,积极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我们非常欢迎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就业,他们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金华轨道塘雅车辆段车辆检修项目经理王坤旭说,该校学生很快就能到关键的车辆检修岗,大幅缩短了职前培训时间。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实现全面就业,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分别稳定在91%和93%以上。

为拓宽学生成才路径,该校坚持就业与升学两条腿走路,与宁波工程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开设“3+4”中本一体化、“3+2”中高职一体化“升学班”,进一步畅通学生升学通道。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建校50年,学校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0多万人,被誉为“交通名匠的摇篮,职教改革的先锋”,许多优秀毕业生被评选为全国劳模、技术标兵,成为行业一线的骨干和精英。

潮起风劲更扬帆,砥砺奋进正当时。当前,学校正紧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加快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实现技能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扫码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