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莎”始见金
记者手记
□记者 龚喜燕 何晓峰
“浪莎,不止是吸引!”
28年前,当义乌这家不起眼的小企业花大价钱,在央视打出国内袜业的第一个广告后,伴随这句传遍大街小巷的经典广告语,“浪莎”迅速家喻户晓。此后,浪莎仅用了14年,就实现了创业之初定下的宏伟目标:登上“世界袜王”的宝座。
14年后的今天,袜子、内衣这些快消品赛道在电商、直播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裹挟下,越来越“卷”。而即将三十而立的“浪莎”被外界视为老牌国货,近些年似乎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走进“浪莎”前,我们也不禁发问:未来的浪莎,靠什么去吸引?
“行不行,市场说了算!”翁荣弟并不讳言企业面临的“老化”压力,包括线下的营销网络,不少经销商从二三十岁跟随浪莎,如今也都“老”了。品牌被替代、被年轻人遗忘,是浪莎管理层最担忧的事。
如何实现品牌突围?浪莎的打法是:永远快人一步!作为义乌人,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一直刻在翁氏三兄弟的骨子里。从小作坊到全球规模最大的袜子企业、义乌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浪莎通过打出几张“冒险牌”,迅速站稳袜业龙头地位,在业内创下“两个唯一”“四个最”“十个第一”。
在浪莎人看来,掌舵人“有魄力”“敢想敢干”,始终紧跟市场步伐。无论是率先在央视打广告、重金购置进口袜机,还是“火烧丝袜”护品牌、积极“触网”做电商、社交(社群)零售、团购定制,甚至亲自“下场”做直播,抢夺年轻消费群体,其背后源于常存“危机感”,驱动这搜“袜业巨轮”不断向前。
做主业、抓品牌、严品控、谋创新,近30年来,浪莎始终坚守做“世界袜王”的初衷,致力成为“常青树”。面对消费环境变化和电商冲击,积极主动拥抱行业变革,直面挑战、敢于试错,这是头部企业应有的姿态,也是经过大浪淘沙洗礼后显露出的真金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