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兰溪构建“5+X”托育服务模式

本报消息(兰溪融媒体中心 童茜)昨日,在兰溪市兰江街道大阜张村集体幼儿园,孩子们在教师带领下做着早操,跟随音乐快乐运动。据了解,这是一所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的幼托一体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孩子们在这里能得到专业科学的照料。

兰溪着力构建以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5种模式为主,家庭托育点和社区驿站为补充的“5+X”托育服务模式。

大阜张村地处工业园区中心点,人口集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婴幼儿较多,且家里大多无老人照看。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志标告诉记者,以前,村周边的幼儿园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村民想送孩子上幼儿园,又担心教育环境不够好。

如何破解难题?大阜张村走出一条村集体筹资自建幼儿园的路子。“2020年建造幼儿园时,村集体共筹资3200万元,用一年时间建成幼儿园,2022年开园招生,一方面满足了本村幼儿入学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让新大阜张人安心留兰工作生活。”

“幼儿园占地15亩,有35名教职工。对标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各班级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按照‘两教一保’标准化配备师资。”该园园长潘永霞说,去年开始开设托班,增加了100个普惠型托位,每个托育班还增设一名育婴师,完全能满足周边村民的托育需求。

陈资明是云南人,在大阜张村辖区企业务工,两个孩子都放在了大阜张村集体幼儿园。“我们平日里要上班,孩子没人看护,幼儿园不仅离家近,而且费用也不高。”他说。现在,大阜张村集体幼儿园就读幼儿有190余名,其中本村幼儿占40%、外来务工子女占40%、周边幼儿占20%。

兰溪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托育服务。在城区,青松社区通过资源整合,组建“小巷保育员”和“小巷园丁”两支助幼队伍,扎实推进“幼有善育”工作,“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旭红介绍,“小巷保育员”队伍主要由育儿护理人员、幼教人员、社区志愿者组成,入驻社区托育场所,为婴幼儿的父母及亲人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有需要时也能协助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小巷园丁”队伍则发挥社区内民警、律师、教师等作用,重点面向双职工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等提供托管、开展活动,对未成年人全方位帮扶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