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村:酒曲飘香引客来
记者 黄娇丽
青砖黛瓦马头墙,胡同小巷韵悠长,石桥小溪翠堤畔,猎猎酒旗迎风展……初夏时节,走进镇西村,仿佛就走进了杜牧《江南春》所描绘的江南画卷,让人不自觉迷醉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中。
江南村落一贯是温婉秀丽的,而东阳市湖溪镇镇西村,身上还携带着“中国红曲酒之乡”的独有浪漫。沿水而建,因水而兴,红曲点化,变粮为酒。千百年来,镇西的清风裹挟着温润酒香,醉倒无数文人墨客。如今,这一缕酒香愈发醇美,吸引着世人心驰神往。
酒香越千年
浙江东阳,盛产美酒。数百年前的三乡大地,就曾因一杯红曲酒名扬四海。家喻户晓的东阳酒,源头便在这南江畔的小小村落。
“曲是酒之骨,水是酒之血”。一代名酒的发轫,“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镇西村,地处南江流域冲积而成的小平原,自古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粮食高产。气候温暖湿润,更有南江上游好水相伴。相传,镇西村的先民在千年前便发现了“米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的奥妙。地理山水人文,一切恰恰好的因缘,为镇西人民酿造出“辛而不厉、美而不甜、色复金黄、莹彻天香、风味奇绝”的东阳红曲美酒打好了铺垫。
至唐代,东阳酒就已成为朝廷贡酒。宋代,东阳酒已风靡市场,名闻全国。宋元明,金华酒税占到全国酒税的1/3,这其中东阳酒便占了金华酒税的1/3,且东阳酒曲方为官酒的标准酿法作为推广。
东阳酒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使其千百年来始终备受欢迎。
黎民百姓爱喝。在当地,家家户户有酿制红曲酒的习俗。无酒不成席,红曲酒已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符号。在农业生产中,“早起一口酒,添力一整天”,更是村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文人墨客好饮。“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诗中形容了东阳酒红曲陈酿的深邃之色。南宋时,镇西村马上桥自然村(古称东阳大化里)的吕子益,在一个春寒未消的日子挑了一担酒,赶百公里送至绍兴陆游府上,于是便有了陆游脍炙人口的“独醒坐看儿孙醉,虚负东阳酒担来”。元代马致远在《拨不断》一曲中,把东阳酒与洞庭柑、西湖蟹并列为三大美食,地位殊胜。
道光辛卯年,吕子益的第19世孙吕志福开创了“裕和号”,这便成了当地湖溪酒厂的前身。东阳酒文化传承的故事从此徐徐展开。2008年,东阳酒捆入金华酒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东阳酒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湖溪酒厂也成为文化部门认定的东阳酒“非遗”生产性传承保护基地。2013年湖溪酒厂被国家文物保护基金会认定为“中国红曲酒传承与保护基地”。
自此,南江畔的小小村落,成了后世人寻访东阳酒源头根脉之所在。
老酒频出新
冬酿时节,是镇西村的“醉美”时刻。酒坊之中,一缸缸、一坛坛新酿冬酒,在时间中成熟。立春开始,滴滴琥珀从滤纱中沁出,氤氲出香甜的空气;发酵的“气泡音”声声悦耳,奏响一首酒歌,终将东(阳)水化仙酒。
然而,“醉美”之美千变万化。
东阳酒的美,在传承。机械化生产的时代,湖溪酒厂终能保留手工车间,坚持用传统技术手工酿酒。浸渍、洗米、蒸饭、摊凉、拌曲、落缸、开粑、移胚、叠胚、醡酒、灌坛、煮酒、封头、储存……这一道道工序中,延续着千百年前的技艺,更镌刻着千百年前的记忆。
东阳酒的美,在创新。年产值近2000万元,湖溪酒厂(东龙酒业)产出的东阳酒在地方市场占比重要份额,已成为当地的区域名片。国家级非遗金华酒酿造技艺传承人,年逾70仍坚持带徒授艺,带领酒坊与时俱进,开发双曲发酵等不同的品种,想方设法让东阳酒年轻化、高端化。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东阳酒的专属IP。
东阳酒的美,在应用。在传统中医文化中,酒为百药之首,而东阳酒更是中医药皇冠上的明珠。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入药用东阳酒最佳”。湖溪酒厂积极与药企寻求合作,让东阳酒在中医药产业中绽放新的光辉。
始终如一的传承力,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让镇西的红曲酒文化历久弥新。
醉人“共富味”
红曲酒的酿造,是一场盛大的化学反应。如果说,诱人的琥珀色是红曲赋予酒的魅力。那么,红曲酒文化与乡村的相互作用,又将带来怎样的浪漫?
外在颜值天翻地覆。红曲酒文化与镇西村旅游渗透融合,成为标识一般的鲜明特色。走在街头,墙体、路灯、旗杆、旅游标识、街巷景观随处可见红曲酒元素。坐在酒坛子长椅上,看酒旗猎猎,赏江南景致,别有一番风味。
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以湖溪酒厂为依托,东阳酒文化馆应运而生,成为浙江省首批乡村博物馆。在这里,观历史、赏工艺、学知识、亲体验。东阳酒的故事娓娓道来,东阳酒的历史一一呈现。特别是文化馆还原了红曲酒的酿制过程,用塑像小人制成的酿酒步骤更是生动有趣。手工酿酒体验线,让每个游客深入了解东阳酒文化的核心内容,重温东阳酒酿造的经典技艺。乡贤馆内的红曲酒唤醒了乡愁记忆,成为市民游客走亲访友、旅游回乡的伴手礼。
新兴业态不断延伸。集红曲酒酿造工艺展示、酒文化体验、红曲酒餐饮体验和民俗演艺等于一身的特色风情街区别具风韵。红曲酒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融入八里湾共享田园,田园风光与酒文化的碰撞,成为乡村旅游特色景观,游客旅游体验度大为提升,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举办“湖溪味道”红曲美食评选大赛,推出特色佳肴,发展红曲餐饮文化。民宿、农家乐、夜市街等经营项目,多渠道拓展集体经济。每年,镇西村村集体收入可达250万元。
在镇西村,人们的生活就如美酒一般,越酿越醇,越酿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