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路上书记”兴村富村不辞辛劳

——记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党支部书记柯健康

记者 胡敏霞 孙武斌

清晨5时30分,在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6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柯健康已在村里转了一大圈,提醒村民给门口的花坛浇水,和坐在村口纳凉的老人打招呼,到白沙溪沿线查看水质,一圈下来,柯健康身上的短袖已是一片汗渍。

“早上起来就去村里转一圈,已成了他的习惯。”柯健康的妻子金素英说。这个习惯,村民们都知道,甚至连住在村里的外地游客也知道,柯健康因此被大家戏称为“路上书记”。

就这样一圈又一圈,柯健康已走了20多年。从2003年开始,他先后担任新昌桥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从青丝到白发,始终奔走在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路上。

干就要干到最好

跟着别人跑就落后了

新昌桥村位于金华城西,距离白龙桥镇3公里,坐落于白沙溪畔,全村现有1330余人,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走进村子,平整的村道,古朴的门廊,挺拔的行道树,花香四溢的农家庭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有序美丽。徜徉村中,白沙揽胜、南山小筑、彩虹桥……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早些年,新昌桥却是远近闻名的“烂瓜村”,不仅村庄环境脏乱差,村集体经济也没有收入。

2013年,柯健康当选为新昌桥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第一天,他站在党旗下庄重承诺,一定要把新昌桥村建设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听党的话,跟党走,该干的事情不耽误,干就要干到最好,跟着别人跑就落后了。”这是柯健康认准的道理,也是他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写照。

2015年,柯健康借“五水共治”东风,带领党员进行白沙溪环境整治。他们跳进白沙溪,顶着烈日、挽着裤腿在河里清理垃圾;拿着扫帚、铁铲,清除村民房前屋后的牲畜粪便;启动自来水改造,拓宽村口道路,新昌桥村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文明整洁美丽的新农村。

“老柯这10多年就没歇下来过,都是在为村里的事奔波。”新昌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徐红华与柯健康共事20年。他说,柯健康干事特别认真,一直决心带领村民把新昌桥建成示范先进,近10年来,村里先后实施了生态廊道、精品村、南山漫道、未来乡村等20多个项目,涉及资金3000多万元,都是柯健康一项项跑下来的。

如今,新昌桥村已是闻名遐迩的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有了业态经营

村子才有人气

2020年,“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因“三十六堰”的“洞山堰”“旱龙堰”“马潭堰”3处古堰都位于新昌桥村,该村成为白沙溪游玩的“黄金线”。但要修好这些古堰和配套设施等,需要一笔启动资金。钱从何来?

柯健康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通过发动村民以每股3000元众筹的方式,共同参与特色旅游乡村建设。短短3天,共筹集资金218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有了资金,新昌桥村陆续启动村庄风貌整治提升等项目,同时盘活村民闲置的房屋,统一纳入村里流转经营,打造了“白沙漫居”“白沙隐居”等精品民宿,让“沉睡资源”变现为发展红利。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超过100万元。

“一个村庄有了业态经营就有了灵魂,村子才有人气、聚财气,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对于新昌桥村未来的发展,柯健康有清晰的规划。

依托位居“熊猫猪猪共创共富党建联盟”核心地段的优势,新昌桥村打造以“乐趣昌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将熊猫猪猪一日游、燕碗山酸茶、疗休养基地等产业串联成线,节假日引流超过2000人,让“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第一批入驻新昌桥村的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酸茶负责人刘卫滔说,选择落户该村,既是被柯健康一次次上门的真诚打动,又是被村里文明雅致的环境吸引。

上海徐悲鸿艺术中心总监单耀宗是新昌桥新村民,村里邀请他回村建立书画馆。各地书画家、书画爱好者络绎不绝,直接带动了村里的人气。

“我们村变化太大了,太美了,我特别骄傲。”2018年,在广东做了20多年生意的村民崔凤清毅然回到家乡。她说,柯书记全身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自己深受感动,希望为村里发展作点贡献。现在,负责村里民政工作的崔凤清,也跟上了柯健康为家乡奔波的步伐。

当干部不能有私心

不要怕吃亏

依托白沙文化、红色文化和太医文化,打造“太医故里、康养福地”美丽乡村旅游地;新建“乡愁纪念馆”“福寿堂”……柯健康的笔记本上记着一项项工作。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是工作上的事,从来都没有私心。”柯健康的妻子金素英说,前几年,村中央要拓宽一条路,柯健康将自家院子的围墙推倒,还往后退让1米。前几年,柯健康大姐租用村里厂房办了一家压铸厂,2019年村里要收回厂房改建新党群服务中心,他主动做大姐的工作,把还有4年到期的租赁合同中止,也没要补偿。

“他就是太不爱惜自己,太辛苦了。”说到这里,金素英止不住眼含泪水。原来,2015年,柯健康因膀胱肿瘤导致肾积水,动手术摘除了一个肾脏。

“当干部就不能有私心,不要怕吃亏,但亏欠家人太多,希望退休后能弥补这份缺憾。”柯健康的大儿子因身患癫痫生活不能自理,这30多年来,平时大多是妻子在家照顾。正因如此,只要回到家里,他就让妻子在一旁休息,自己打来热水给儿子擦身体,尽一份父亲的责任。

柯健康处处以身作则,事事模范带头,村民们也都看到眼里、疼在心上。村里在实施村庄面貌提升改造时,位于村口的童新女一家,主动将自家院墙退让0.6米拓宽道路,还将原来属于私人的140平方米的庭院租给村里,打造成“白沙溪水利风景区”花园。“柯书记太不容易了,我们应该支持他,出一份力。”童新女说。

柯健康一心为民的事迹也深深打动了执导“乡音村晚”的中央电视台导演韩笑,他和团队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铁骨柔情好支书》,唱出了村民们的心声:“面对人生的苦,你从来不服输,身体多病孩子残疾挡不住你的脚步。面对全村的人,你从来不含糊,每一个家庭每一件事都在你心头住。在村里你是主心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