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智慧大脑” 优化库房布局
义乌数智化转型让快递越跑越快
本报消息(义乌融媒体中心 骆红婷)昨日,在顺丰快递义乌转运中心,自动化分拣线一派忙碌景象。“我们操作场地每天能分拣多少快递,每个快递如何按照区域实现自动分拣,全部取决于这台机器。”该转运中心负责人陈平指着一台“躲”在扫描仪后方的电脑控制系统说,它是自动分拣系统的“智慧大脑”,具备数据处理、设备控制、故障诊断和防错等功能。
在现场,分拣员将来自义乌各网点的包裹从运输车上卸下,直接送上自动分拣流水线,包裹通过激光扫描设备识别后,信息自动传输给电脑控制系统,由其识别处理后,包裹顺利从高速转运的传送带上自动落入标有不同派送区域代号的编织袋中,实现快速分拣。
自动化分拣系统是顺丰快递义乌转运中心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创新举措之一。陈平表示,这样科技感十足的电脑控制系统已成为自动化分拣线上的标配。
类似的数字化改造同样出现在其他快递公司。2016年3月,义乌申通快递公司成功研发出全国首创的立镖分拣机器人,推动快递行业智能化发展,每小时平均分拣量由1500件提升至1.8万件。随后几年里,该公司又研发出了快扫设备,迭代升级的自动交叉带,每小时可处理快递包裹十几万件,解决了分拣难题。
快递业加数智蓄能带来的效益是降本增效。数据显示,义乌市快件平均每件单价从2014年的5.6元降低到现在的2.6元,为该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吸引大型电商入驻提供了优质土壤。
自动化分拣系统的上线,需要电子面单的普及应用支撑,每一票电子面单背后都串联着发货商家、快递公司和收货消费者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快件在运转的各个时间节点都可通过系统支撑“可视化”。“每张面单上的数字代表了区域和网格。”陈平介绍,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快递小哥派件效率。目前,义乌市主要快递品牌企业电子面单使用率已达99%。
此外,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义乌快递业与商贸市场融合度不断增强。快递企业入驻电商,形成“仓储+配送”一体化模式、“嵌入式电子商务”等有效服务模式。通过流水线将打包好的商品送至快递操作区,使电商和快递实现零距离,满足现代化电商仓储供应链的需求,提升生产和流通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为提升配送时效,中通、京东等快递公司都启用了前置仓功能,快递包裹运输可以实现当日达。例如,为了应对“618”“双11”等快递业务量高峰,京东物流在杭州、义乌、温州的三个“亚洲一号”园区做了充足备货准备,优化了库房布局,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畅销品被放到离作业区最近的地方,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