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做深做实银色人才文章
本报消息(记者 胡哲南 报道组 谭孝军)“有老专家助阵,我们信心更足。”昨日,永康市翁氏集团负责人翁洪耿说,老专家们多年如一日推动企业精益化、智能化生产,企业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原来,该市“助企工作室”王农超等几位老专家来到该企业,下沉车间,为智能制造、制度建设等企业求助难题出谋划策。
王农超是永康市经信局退休干部。他利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组建“助企工作室”,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政策宣传员,当好企业“保姆”,无偿开展上门助企服务,为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添砖加瓦。
近年来,永康老干部“助企工作室”汇集市内外13名教授级专家、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深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项目投资、技术攻关等咨询服务130余次,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改、财务管理、项目引进等服务。
据了解,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永康发挥银色人才资源优势,做深做实人才文章,分级分类建立人才库,引导他们在助企服务、关爱帮扶、基层社会治理、家庭教育等领域“施展拳脚”,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激发银色人才内生动力和队伍活力。
退休职工施美娟是广场舞爱好者,永康市东城街道望春社区邀请她担任社区文化活动管家。施美娟成为“蜂巢管家”后,手鼓、瑜伽、电子琴、唱歌等兴趣班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永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党建为引领,有效整合“蜂巢管家”队伍,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作用,促进资源信息、交流服务共享,解决了社区治理力量有限、服务力量有限、建设资金有限等实际问题,以小服务托起大民生,推动了基层善治。
退休干部胡联章几乎每周都受邀赴永康市内外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学校授课,主题是讲述胡公故事、传播胡公精神。胡联章说,胡公的德政文化历经千年,展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
截至目前,永康共吸纳银色领军人才60人,创建品牌团队和品牌工作室15个;成立“银耀丽州”老干部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红色宣讲、文体艺术、心理疏导等18支志愿服务分队,在册老干部志愿者700多人,4年来累计参与志愿服务8000多人次,深入学校开展“立德树人”大宣讲293堂,受教育青少年近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