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防御台风“格美”
本报消息(记者 张海滨)受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外围云系影响,7月24日12时至25日15时,全市平均面雨量6.2毫米,其中最大的是磐安(32.3毫米)。出现7级以上的大风站点有61个,最大为磐安盘峰乡高姥山站26.5米/秒(10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3号台风“格美”防御工作,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工作。
7月22日起,市、县防指启动实体化联合值守机制,紧盯台风发展动态,滚动分析研判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及时发布研判信息,提醒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制定驻点指导服务工作方案。23日组织开展“1833”联合指挥体系培训和运行机制桌面推演。各县(市、区)全面激活“1833”联合指挥体系,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细化人员转移清单,清查补充抢险救灾物资,制定物资队伍预置方案。
各部门协同,强化风险管控。市气象局开展市县会商15次,发布信息快报51期、报告单34期、服务信息137次,累计服务受众137.82万余人次。市水利局检查水利工程及山洪重点村落4970处,整改或落实应急措施5处。市资规局对全市5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729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开展全面巡查。市建设局检查城市隧道15处、下穿立交17处、城市低洼区域57处、城镇危旧房317幢、农村老旧房屋8471幢,排查建筑工地128处,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9处。市交通运输局加大“三高”路段、桥梁、隧道、涵洞巡查,发现并整改隐患13处。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62个临山临水农家乐加强防灾指导和风险管控。市公安局开展防汛防台演练13次,组建抢险救援队12支、370人。市文广旅游局累计检查A级景区158家次、高风险游乐项目22处,发现隐患并整改23处。市行政执法局组织检查户外广告牌1548处,加固44处,拆除56处。市市场监管局加大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1项。
各地各部门充分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各项准备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织各类应急队伍备勤待命,对抢险救援物资开展清查补充。市应急管理局制定细化物资队伍装备力量预置方案,落实县乡应急救援队伍340支、9006人,各类装备器材2918件(套);落实市级应急救援队伍106支、7861人,各类车辆621台、舟艇218艘、水泵72台、发电机85台、无人机183架,各类工程机械500台,均在各自营区待命,随时做好机动增援准备。市消防救援支队加强救援装备物资检查,确保舟艇、防护、水下搜救、救生、破拆、通信、排涝等7类救援车辆和装备完整好用,落实舟艇类救援装备53艘,24日组织开展水域救援专业队实战拉动演练。市商务局加强救灾物资调拨管理、车辆人员预置准备,确保救灾物资紧急状况时能调得出、用得上。
截至7月25日15时,全市临时关闭A级景区3家,关停高风险旅游项目10个,建筑工地停工76个。全市主要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29座大中型水库平均蓄水率为86%,小型水库平均蓄水率为73%。
目前,市防指维持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磐安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婺城、金东、兰溪、永康、武义维持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