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烂泥塘里生出“致富莲”

一朵“金芙蓉”富美让宅村

本报消息(记者 吴晓 刘小刚)盛夏时节,金华开发区洋埠镇让宅村的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饱满的莲蓬在风中摇曳。清晨5点半,荷塘里传来谈笑声,赶早的村民穿梭在田埂上采摘莲蓬。

“莲蓬6月中旬进入采摘期,每天可采千余个,供不应求。单个莲蓬卖2元,剥开卖莲子每公斤40元。村里种植了20多亩荷花,光是鲜食这一项,预计今年就能给村集体创收超25万元。”让宅村党支部书记胡金泽说,如今让宅村也有了特色产业。

这些承载希望的荷塘,曾经却是烂泥塘。它们华丽“变身”,背后离不开市农科院的助力。

“让宅村背靠衢江,水利资源丰富,为荷花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市农科院蔬菜所工作人员方明雅说,为给让宅村找出路,她和团队曾在村里蹲点近半年。发现让宅村的优势后,2022年市农科院与让宅村开展院地合作,将村里的烂泥塘改造一番,种上了赏食兼用籽莲品种“金芙蓉”系列。

“‘金芙蓉’系列是我们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育的,相比传统籽莲,结出的莲子更清甜爽口。”方明雅说,该品种每亩可生产莲子300—350公斤,亩产值1.2万—1.5万元,较一般品种经济效益更可观。

种下“金芙蓉”,如何更高产?荷塘里的一条条田埂道里隐藏着答案。

“我们通过铺设防渗膜,设置田埂,改连片种植为成行栽培。”方明雅说,这是一种新型栽培技术,不仅保水保肥效果明显,还方便田间管理和莲蓬采摘。

烂泥塘里生出“致富莲”,如何做好莲产品?靠的是技术。在市农科院帮助下,让宅村引进鲜食莲子保鲜技术,莲蓬采摘后,立马送到村里的工坊车间,村民们手工剥掉外壳,筛选掉小子、坏子,进行锁鲜包装后送往市场;购置灌装生产线,用于干莲子的生产与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

让宅村以“荷美让宅”为主题,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为吸引游客,该村在入村主干道上建起荷花主题长廊,还举办“荷”主题活动,引得摄影爱好者争相来打卡。如今每到荷花盛开季,不少人专程赶来村里观赏。

“农技助力下,我们村正围绕莲产业,结合‘一村一品’,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胡金泽说,2023年,让宅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1.78万元,经营性收入135.67万元,高于洋埠镇平均水平。后续,村里将扩大“金芙蓉”系列种植面积,并规划开发民宿,让荷花产业绽放出更多“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