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讲述

别眨眼! 让这群少年告诉你 什么是“金华速度”

扫二维码 看金彩云

记者 杨霄 文/摄

尽管夏日炎热,金华一群跳绳少年并未因此放慢脚步。每天都紧张而有序地加紧练习,为下半年的跳绳比赛做最充分的准备。

因为不服输

少年努力练习跳绳

唰唰唰,双手快速甩动,双脚急速交替落地……7月20日下午,金华城区室外温度高达40℃,10多名小学员在一家跳绳俱乐部练习跳绳,其中有不少在省市级、全国的跳绳赛事中获得过冠军,许敬诚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9周岁的许敬诚就读于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年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上,他在公开儿童甲组男子组1分钟单摇跳(并脚跳)项目和30秒单摇跳(双脚轮换跳)项目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

许敬诚跳绳之路的起点是幼儿园时期的跳绳打卡作业。对于跳绳,他投入了一百分的热爱和努力。“当时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很厉害,一分钟可以跳200多下,我就很想超越他。”许敬诚给自己定下小目标:每天必须打破前一天的纪录。不打破纪录他就一直跳,细细的钢丝绳抽在身上很疼,腿部也很酸痛,他都咬牙坚持。“爸爸每天都陪在我身边,给我鼓励和支持。”

2023年3月,在金华市“跳绳王”争霸赛义乌站中,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许敬诚获得30秒单摇跳竞赛组第一名。直至2023年12月举行的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短短几个月,他在各项市级、省级、全国赛中获得10个第一。

经过不懈的努力,许敬诚一分钟并脚跳的最高成绩为314下,采访当天他向记者展示了30秒双脚轮换跳,取得186下的成绩。“我希望自己越跳越好,继续提升。”

因为女儿

跨界“变身”为跳绳教练

诺诺今年6周岁,年龄虽小,已是跳绳俱乐部竞技班的一员。“诺诺出生的时候只有2505克,与同龄孩子相比较为瘦小。所以在她3周岁的时候,我在家里教她跳绳,希望增强她的身体综合素质。”诺诺的父亲金勇斌说。在日复一日的寓教于乐中,诺诺进步飞速,金勇斌就将她送到专业的跳绳俱乐部进行训练。“一分钟双脚轮换跳,诺诺的最高纪录是252下。”

“跳绳看似简单,技术要领却很多。胸椎如何伸展,脚掌如何着地,手腕、膝盖如何配合,都需要专业系统的指导,这些都可能影响跳绳效率以及最后得分。”金勇斌现在是金华的一名跳绳教练员,“我自己本身从事旅游行业,因为女儿,跨界成了一名跳绳教练员,现在也是作为第二份职业来做。”

据他介绍,跳绳是所有专业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的基础,它能够锻炼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以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最重要的是跳绳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金勇斌表示,今年10月将带女儿出去比赛,见见世面。

因为热爱

全家齐上阵

音乐伴奏响起,来自金华市南苑中学的蔡可柔手臂一挥,细长的跳绳在空中划出一个个椭圆。口中念着拍子,双脚微微弹起,轻盈地从中穿过,手上还配合做出各种规定动作……

在父母的支持下,14周岁的蔡可柔坚持跳绳六年多,正因为来自家庭的力量,让蔡可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我读小学二年级时,因为身体原因开始练习跳绳。当时和爸爸约定三个小目标,先成为班级第一,再超越年级第一,最后成为全校第一。”三个小愿望在一年内全部实现。

这个暑假,蔡可柔除了学习,就是跳绳。“我就喜欢跳绳,其他不感兴趣。”一句简单且坚定的回答,诠释了蔡可柔对于跳绳的执着,她说,是跳绳让她学会了坚持,她在跳绳中享受到了快乐,这一运动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拿的冠军太多了。今年4月,她在金华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花样跳绳比赛中,包揽了中学女子组3分钟单摇、1分钟双摇、30秒单摇三个项目的冠军。”这些年,蔡可柔在跳绳赛事中取得不俗战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奖杯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爸爸对我说,认准的事情要努力和坚持。”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蔡可柔的父亲就坚持与女儿一同学习,一同训练,不管刮风下雨,父女俩都严格执行每天制订的训练计划,六年如一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能感受到孩子的自信心在一点点建立,对跳绳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她的技术也在一步步提升。”蔡可柔的母亲潘晓红告诉记者。

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于7月23日至30日举行,中国跳绳国家队派出强大阵容前往参赛。“我们会在线上观看,为下半年举办的跳绳赛事积累宝贵经验,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跳’上国际赛场,为家乡为国家争光。”蔡可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