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我市持续擦亮双拥模范城“金名片”

本报消息(记者 李晓艳)连日来,我市开展“八一”大走访活动,实现驻金部队及优抚对象慰问全覆盖。金华是驻军大市,近年来,我市支持部队练兵备战不讲条件、保障部队演训不遗余力、开展拥军支前不折不扣,持续擦亮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金名片”。

按照新时代军民共建要求,我市出台全国首个《文化建设军地共建共享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驻地部队延伸,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单位与驻金部队开展多形式结对共建活动,拓展政治、法律、文化、技术进军营等双拥共建内容,定期选树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建成金华烈士纪念园、婺城区黄泥岭双拥社区、军旅银行、拥军商圈、拥军公交、双拥公园、拥军医院等一大批双拥新地标。

多年来,我市积极服务部队练兵备战,建成“四级五有”退役军人服务网络,其中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404个、“新时代枫桥式服务站”591个、国家级红色服务站1个、省级红色服务站8个,持续为军人军属办实事、解难题。同时严格落实转业安置、疗休养、体检、教育等政策,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连续13年实施“关爱亲人解放军”,累计发放救助金260余万元,帮扶困难官兵1100余人。

为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我市立足官兵退伍后的实际需求,构建“12310”退役军人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成立金华市退役军人创业学院,建立职业规划、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三支导师队伍,培育十大退役军人创业基地,提供金融、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专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等,探索退役军人创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四年来,完成543名转业干部和578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安置率均达100%,实现退役军人、部队组织和用人单位“三满意”。专为退役军人定制的“拥军贷”已累计发放贷款1750万元。

如今,我市拥军优属工作不断向企业拓展、向基层延伸,逐步形成“百企千店助国防”“优抚+公益创投”等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我市全域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筹集关爱基金及各类善款近1000万元,走访慰问各类退役军人群体31200人次,累计发放568万余元慰问金及价值108万余元的慰问物资。全市6000余家商户加入“拥军联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为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提供优质服务。

退役军人优待证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市户籍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可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全市14家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优惠医疗。全市15个国营景区5个民营景区面向全国户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免首道门票。

驻金部队以军地互办实事“双十项”为抓手,参与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等军民共建活动。近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捐献善款135万元,无偿献血300万毫升,开展志愿服务320余次,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王亮、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96717部队等一大批优秀典型。今年,我市创新推出“国防教育副校长”工作机制,全市已有18所中小学校完成聘任,全部由驻金部队营级以上政治主官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