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东阳湖溪3000亩绿色农田 建设项目完工

本报消息(记者 黄娇丽)日前,走进东阳市湖溪镇罗青村,广袤的稻田一片葱郁,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尽显盎然生机。“自从绿色农田改造提升后,‘小田’化‘大田’,不仅颜值大幅提升,更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种植,经济效益更优,村民们的日子也更有盼头了。”罗青村村民张惠芳感慨道。

湖溪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绿色农田)项目是东阳市首个此类项目,总投资2224万元,涵盖罗青、镇西、八里湾、楼店、罗青郭5个行政村的3000余亩农田。湖溪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朱刘敏介绍,该项目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重点围绕“田、土、水、路、电、技、管、服”8个方面,展开综合性农田改造,涵盖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土壤改良以及农田新基建等工程,同时还包含服务于智慧化农业的数字新基建。“项目自2023年启动建设,在镇、村、企三方齐心协力下,近期已全面竣工。”朱刘敏说。

农田改造带来的变化,当地种粮大户体会最深。绿色农田建设区大部分农田由浙江皇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包。“改造前,区块虽已在较大范围实现机械化耕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块零散、土路老化、田畈沙壤土保水保肥能力欠佳、明渠灌溉设施不利于机耕等。”公司技术负责人赵军华表示,“随着项目的推进,田块规整、道路拓宽、渠道更通畅。生产条件改善,种田轻松了,产值提高了。”近两年该公司依照土壤改良方案,设计培育浙江省优良品种进行示范种植。7月24日,一批早稻完成田间测产高达606公斤,农田的亩产效益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绿色农田改造引入一系列数字技术,让农业更智慧。这两天正值早晚稻换季抢收抢种期,赵军华一直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只见田间机械化作业,机收、机耕、机插一气呵成。百余台套数字化设备织就一张数字网;打开湖溪镇绿色农田智慧监测平台,数字大屏上,网格化管理的田块清晰可见。“土壤墒情、环境气象、温度湿度、光照降雨、病虫害等得以全方位实时监测,极大地提高了农田管理效率。”赵军华说。

“未来,湖溪镇将在此基础上推动产学研企合作创新,促进农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功能协同利用,塑造高效生态的绿色农田样板,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跃升。”湖溪镇党委书记唐有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