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市民问政

零工“小市场”保障灵活就业“大民生”

佛堂镇零工市场内放置的1号求职机 黄珊 摄

社区工作者为求职者提供服务 采访对象供图

求职者在贴满招工信息的橱窗前驻足 黄珊 摄

浙江芬雪琳针织服饰招聘主管的招人微信群 黄珊 摄 开展“2024工会帮就业行动系列招聘活动浙江专场”直播 黄珊 摄

记者 陈芮 黄珊

零工市场是拓展就业服务功能、完善就业帮扶体系、促进就业扩容提质的重要平台。它为求职者提供公益的全流程求职服务,助力企业对接季节性招聘需求,提供员工岗前培训、零工快车接送等服务。

去年9月,本报《市民问政》栏目就“零工市场如何让就业更灵活有保障”开展直播访谈,邀请市就业服务中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婺城零工市场运营方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做客融媒体演播室,共同探讨如何让零工找到更匹配的工作、怎样解决劳动纠纷等话题。

据市人力社保局统计,今年以来,全市20个零工市场共发布岗位12.4万个,4.15万人达成就业意向。当前,我市零工市场重点开展哪些招聘服务?服务品质和知晓度有哪些提升?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A公共就业服务站实现一站“职”达

7月31日10时,位于义乌市培德路55号的佛堂镇零工市场,不时有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进出。现场,不少求职者在岗位展示区——10多个贴满招工启事的橱窗前驻足;招工企业则在用工洽谈区亮出招聘岗位,静候求职者上前询问。佛堂镇零工市场内,除了岗位展示区和用工洽谈区,还设置了综合服务区、便民服务区、直播带岗区、调解室等,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的求职体验。

洪大姐来自江西,经老乡介绍,两个月前刚到佛堂镇。洪大姐说:“听说这边活比较多,之前我是在流水线上负责打包内衣,也是在这里找的工作,但是我触碰那些产品皮肤会过敏,所以今天来这里另找一份工作。”

“我们公司主要是生产内衣的,有700多名工人,公司目前人员缺口并不大,今天主要是想招几名保安、烧饭阿姨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人。”浙江芬雪琳针织服饰招聘主管温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平时招工的方式除了到零工市场线下招聘,还有线上的微信群、网站等途经,一般有技术的工人都是在微信群里经人介绍的。为了抢人,这些技术工一般在年前就要开始接洽,而来零工市场找活的工人普遍没有什么技术,且要求岗位是工作时间自由的短期工。

为了满足求职者与企业的技能需求,零工市场还专门设置“技能培训报名处”。义乌市佛堂镇经发办工作人员冯鹏告诉记者,当前求职者对于物流、短视频剪辑、护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需求较大,企业职工有技能培训需求的,相关企业也会到这里报名。

冯鹏介绍,佛堂镇零工市场去年12月投入使用,以“政府统筹管理、市场专业运营”为理念,是由佛堂镇政府、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共同经营的新型零工市场,辐射佛堂镇义南工业区的1500余家企业和26余万名劳动者,日均人流量超2000人次。半年多来,已经累计开展16场专场招聘会,邀请近2000家企业,提供2万多个岗位,吸引3万多名求职者现场求职。7月9日,全市首个公共就业服务站在这里揭牌。

在佛堂镇零工市场大厅,两台自助求职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市场第三方运营机构义乌市恒信人才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求职者可以通过自助求职机刷脸轻松找工作。“这里面有许多企业的用工信息,求职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点击职位筛选后报名相关岗位,接着手机上会收到短信,填写求职期望后就可以刷脸提交登记,企业能马上收到求职者的信息,如果合适会及时与求职者联系。”该工作人员说,目前已经有1000多人通过自助求职机实现就业。

在做实线下服务的同时,佛堂镇零工市场还用活线上平台。设置在零工市场一侧的两个透明公共就业服务直播间特别显眼,7月31日9:30—10:30,两名由第三方运营公司聘用的主播正在开展由金华市总工会、义乌市总工会举办的“2024工会帮就业行动系列招聘活动浙江专场”直播,求职者进入“职工之家”App,点击“就业帮扶”板块就能看到。直播间内,主播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基本信息、招聘需求、岗位信息、薪酬、福利待遇等情况,这场直播聚焦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职工群体,共有30多家企业参与,为求职者提供了500余个岗位。

B面向失业人员大学生群体开设专场

失业人员再就业公益性服务活动是加强就业兜底帮扶,全力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再就业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市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今年1月18日,全市零工市场联合启动失业人员再就业公益性服务活动,开展政策宣介、职业指导、技能提升、创业扶持、专场招聘等综合性服务。

活动当天,各地零工市场开展失业保险政策解读、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创业项目指导赋能、职业技能项目介绍等再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并举行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

“社区和零工市场为我一对一推荐工作,根据我的特长和需求,找到最适合我的工作,现在越做越开心,还为家里增加了一笔经济收入。”来自婺城区城西街道通园路社区的董莉群说,去年4月她失业在家,向社区寻求帮助,想找一份离家近、较轻松的工作,后来通过社区帮扶和零工市场推介,她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食堂厨师工作,目前已经稳定就业超半年。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每月18日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活动70场,为7920名失业人员提供专场服务,3450人实现再就业。

“接下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各地零工市场持续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公益性服务活动,为各类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岗位选择等服务,完善零工市场功能,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晨浩表示。

6月—8月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小高峰期,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6月起,金华开发区组织人社部门、工会在开发区零工市场举办多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暨职业规划培训。

“就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对于未来从业方向迷茫、困扰的问题,特别邀请了职业经理人、职业技能培训专业讲师进行职业规划课程培训,系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为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并就大学生关心、困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金华开发区零工市场运营方负责人付松丹表示,第一场活动主办单位便邀请近50家企业参加,吸引200余名大学生及其他各类求职者前来求职,初步达成意向百余人。

招聘会还有针对性地邀请了金华开发区知名企业参加,涵盖医药卫生、医疗器械、电子电器、服装服饰、电子商务等行业,提供了涉及工程技术类、管理类、文职、普工等千余岗位。

“工作时长怎么样?”“这个岗位还有哪些上升空间?”现场,求职者与企业互动交流,他们仔细浏览招聘信息,寻找与自己专业匹配或是感兴趣且能上手的岗位,询问招聘人员心仪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等,招聘人员会为求职者耐心介绍每个岗位的职业发展,提供简单的职业规划指导。

付松丹表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8月还将继续举行,考虑到大学生求职习惯,除了现场招聘会,一些岗位信息还通过浙里办金开人资招聘系统、浙里找零工等线上平台进行发布,求职者可以通过浙里办、邮箱等方式投递简历。

C“零社有援”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

在零工市场基础上,我市还首创和深化“零社有援”互助共建机制,让零工市场求职招聘、职业培训、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综合服务功能下沉社区(村),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帮助有求职意愿的劳动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毕业于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2024级应届生刘玫就是“零社有援”互助共建机制的受益者。

“我想找一份跟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不知道有什么合适的岗位,也比较迷茫。”刘玫说。在得知刘玫的情况后,义乌市佛堂镇云黄社区就业指导员方女士与刘玫针对职业规划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为其介绍了义乌目前的就业环境,她建议刘玫可以往跨境电商运营、外贸等岗位发展。此外,方女士还特意介绍了义乌的就业政策——在义乌中小微企业就业并缴纳社保,本科生每个月可以领800元生活补贴,满一年可以领取3600元就业补贴。

刘玫听完后表示,义乌当地的就业政策补助特别吸引自己,随后把这一消息分享给远在广西的家人,家人也表示认可,同意其留在义乌发展。方女士告诉记者:“通过我们的指导,刘玫在求职机上投递了个人简历,很快就收到浙江正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的回复,目前已经成功面试入职。”

目前,全市20个零工市场已和722个社区(村)进行“零社有援”互助签约。为充分发挥零工市场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我市还推出24小时就业帮扶热线,不间断为求职人员提供用工服务。

此外,我市将零工市场服务功能与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浙里办App“浙里找零工”平台、“零社有援”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建立“接力式”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形成市场资源配置与社区帮扶需求互助共同体,打造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闭环模式,实现服务需求信息互联互通,打通就业协作桥梁,提升结对帮扶效率,助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认定重点群体6.6万余人,帮扶率达100%。

D供需不匹配等多方不足有待提升

在去年的市民问政访谈中,有嘉宾指出,因当时零工市场运营时间短、推广力度不一,社会知晓度、服务品质等不高存在问题。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多个零工市场,发现进零工市场的求职者覆盖面逐渐扩大,求职者也慢慢开始习惯“找工作就到零工市场”,但遗憾的是,仍存在岗位发布与达成就业意向不匹配等问题。

7月31日11时,义乌市佛堂镇零工市场门前仍聚集了不少在路边等活的求职者。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不到有空调、环境更好的零工市场里面找工作时,一名求职者告诉记者:“里面基本上要长期工,我们没有什么技术,只能做普工,想找短期的工作,能及时结清工资的最好。”

“目前找工作的求职者大部分不愿意进厂工作,普遍要找短期工作,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技能。”义乌市一内衣厂招聘主管告诉记者,每年7—9月是厂里的生产淡季,现在招人是为了下半年储备人才,但有技术的工人还是比较难找。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当前我市零工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求职者的政策保障上。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安全保障系数低的特点,希望政府部门探索建立有利于保障零工收入、意外伤害的政策制度,可以在零工市场进行试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工市场运营方负责人表示,希望社会加强对零工群体的包容理解,用工主体要有为零工人员提供必要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风险防范意识。

该负责人还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零工市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资源倾斜,帮助零工人员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