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杨梅保鲜最长可达42天
本报消息(记者 蔡文洁)记者从兰溪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兰溪通过杨梅AI保鲜技术成功将新鲜杨梅保鲜期延长至42天,有效助力解决杨梅保鲜期短、集中销售压力大的难题。
杨梅具有“头日新鲜、次日色变、三日色味皆变”的特点,在众多水果中是出了名的“娇贵”。如何延长采后销售链,成为亟需攻克的难题。兰溪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江大学、杭州道秾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杨梅采后贮藏保鲜项目,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攻关,共同研发出杨梅AI保鲜技术,为果农破解保鲜难题。
兰溪市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王嵘介绍,7月4日,科研人员与养殖户一起将一批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杨梅放入AI保鲜库保存。同时设置了普通库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0多天后,普通制冷保鲜的杨梅果肉出现分离、发霉现象,而AI保鲜库的杨梅依然在风味和口感上与新鲜杨梅接近。经过AI保鲜技术处理后,错峰销售的杨梅售价能提高四五倍。
据悉,杨梅采后贮藏保鲜项目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低压、低氧保鲜仓,并结合AI智能环境模拟数据库,精准调控保持2至5摄氏度的最佳温度,为杨梅营造最优的保鲜环境。王嵘表示,通过前期尝试与调整,目前项目已初步完成杨梅保鲜环境数据库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