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民生

如何上演现实版的“点石成金”

中科院的“火山爷爷”来金开讲

记者 陈月丹

8月7日上午,义乌森山健康小镇“浙江院士之家”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科学咖啡馆”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员除了金华、义乌两级科协工作人员,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以及石头文化研究会、纺织品行业企业代表。研究火山地质的院士和做纺织品生意的企业代表聊了些什么?这里就要讲到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

“点石成金”的火山院士

刘嘉麒是我国火山学研究领域的唯一一位院士,他多次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造访和考察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随着年龄增长,刘嘉麒开始更加关注科学研究如何造福人民、推动社会进步。于是,他把硬邦邦的火山石拉成了丝,帮助企业制作适用于纺织、航空、化工等领域的新型纤维材料,上演现实版的“点石成金”。

今年6月,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成功展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让中国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的国家。这面国旗就是石头“织”的,采用的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形成、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石——玄武岩。让一块平平无奇的碎石子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材料,这正是刘嘉麒院士团队近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事。“玄武岩融化后拉成的丝抗腐蚀、阻燃、环保,又轻又韧,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复合材料。”刘嘉麒说,这面国旗所用的丝就是他们团队在湖北的厂拉的,去年他还参加了相关鉴定工作。在此次“科学咖啡馆”活动中,他不光讲玄武岩,还讲石文化和石经济,“石头不能光玩,还要把它变成财富。”

几百万粉丝的“火山爷爷”

刘嘉麒跟金华的渊源10年前就开始了。2013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首次在京外召开理事会,选址义乌。当时,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的刘嘉麒前来主持会议,称赞义乌“经济发展得好科普也做得好”。他还到浙江师范大学讲过课,去过横店影视城,他说:“就浙江来说,除了杭州,我对金华了解得最多。”

这次再到金华,一是为纪念义乌科普作家协会成立40周年,二是刘嘉麒本就是科普届大咖,是抖音、哔哩哔哩网站网友口中的“火山爷爷”。镜头前的他总是妙语连珠,活泼生动的解说配合大量影像资料和动画,让网友在不知不觉中听入了迷,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

截至目前,刘嘉麒在B站已发布129个视频,拥有38.8万粉丝;在抖音的粉丝量更是达到200多万。说起这些从几岁到几十岁年龄跨度极大的网友,他忍不住笑了:“他们都叫我爷爷,就像葫芦娃似的,很可爱……”

跟刘嘉麒聊天很有趣,正如看他的视频一样。说到他是很红的“UP主”,他说:“我不知道啥是‘UP主’,也不关注粉丝数、点击量,我只知道手机前的网友也都是我的学生,都在听我讲课,我就好好讲。”他笑称有些网友为“惹不起的年轻人”,“我1981年就在报纸上写科普文章了,2021年开始在B站、抖音上发科普视频,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时不一样,认知能力高得多,如果一不小心说错了,他们会不客气地怼人”。他说网友有些问题挺尖锐,好在到目前为止还没被问倒过,“我倒希望有人能问倒我,说明他们在认真学习和思考,我们一方面是给别人科普,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别人给自己促进”。

刘嘉麒说,选择做网络视频科普博主是与时俱进,选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趁着现在还没糊涂,想多做点事”。他认为,科普的最终目标,是要带动经济发展。他在现场也给义乌点赞:“义乌人40年前就觉得科普很重要了,很难得,现在还拥有一个高水平且稳定的科普队伍更是不容易,经济和科普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