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亩稻田龟裂
水泵送到田头助农引水保丰收
本报消息(记者 巩长青 武义融媒体中心 吴丁宁)自今年7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武义县大部分乡镇的农田都出现干旱,据统计,该县有3000多亩稻田出现干枯、龟裂等情况。
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保丰畈村,种粮大户傅春雨望着200多亩龟裂的农田显得忧心忡忡,部分水稻枯萎,龟裂的稻田,大一点的裂缝可以塞进一个手掌,引水灌溉刻不容缓。
记者在现场看到,傅春雨正组装好了抽水泵,随着发动机的启动,灌溉水正沿着渠道从渠道口缓缓流进农田。“我们今年是第五次抽水了,连日的高温导致我这里大概200多亩的水稻出现了干旱情况,这两天我们天天用抽水机从附近的水塘里抽水,基本上是早上和晚上各抽一次。”傅春雨告诉记者,由于农田地势较高,排水渠又还没修好,所以附近水库的水都流不进来,只能从这个小水塘里抽点水用于灌溉。
近期是农田灌溉用水高峰期,武义县把抗旱保农作为当前全县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组织武义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做好水泵、输水皮管、打井取水设备等灌溉物资供应的基础上,指导农户争分夺秒对受旱农田进行有效灌溉,最大限度减少因干旱造成的损失。
“我们前期已经和相关部门做了很多抗旱工作,比如协调一些山塘小水库、河道等放水灌溉农田,同时给全县各个乡镇的种粮大户共下发了206台水泵,用于他们抽水引水。”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粮油技术推广站站长朱旭东表示,下一步,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与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细化落实高温天气应对举措;全面部署,加大排查,紧急调控和疏通水渠,加大水源补救;加强对当地农户的技术指导,减少损失,引导农民及时进行人工浇水,全力保障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