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频繁胸闷气短苦不堪言
轻轻一夹 修复“心门”
本报消息(记者 朱静怡 通讯员 段军仓)近日,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潘轶斌团队率先在浙中地区完成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DragonFly),成为国内首批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之一。
金华人吴大爷今年70岁了,这几年来被频繁的胸闷气短症状折磨得苦不堪言,晚上没法平躺入睡,白天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前不久,实在难以忍受痛苦的吴大爷在儿子陪同下来到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经详细检查发现其心脏超声下可见二尖瓣大量返流,已引起严重的心力衰竭。经多次讨论评估,医生决定运用心血管领域的前沿介入手段——二尖瓣钳夹术来解决老人的心脏瓣膜病变。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潘轶斌带领团队在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团队指导下对吴大爷实施手术。经静脉穿刺,手术器械通过血管输送至右房内、经超声引导下精准部位房间隔穿刺、调整器械对准拟瓣叶夹合区域,成功植入1枚二尖瓣夹合器。
经过3小时的精密操作,在医院麻醉科、DSA室、超声科、心胸外科等各部门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返流已消失。
“现在气短的感觉没有了,晚上也能平躺着安心睡觉了。”术后,吴大爷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感觉轻松了不少。
“心脏有四个瓣膜,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阻止血液回流,二尖瓣的作用是将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室,如果这扇‘门’不能正常闭合出现返流,会导致左心房以及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淤血,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心力衰竭、心功能差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潘轶斌说,二尖瓣钳夹术是微创介入手术,不用开胸,无需体外循环支持,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为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对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实现了新的突破。近年来,科室紧随学术前沿,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造福广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