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1版:深读

浦江女儿寻亲十七载未圆梦,帮数百人团圆

记者 孙媛媛

8月5日晚,苏丽参加了一个聚会。50多岁的芳姐(化名)找到了亲人,刚刚和弟弟见面相认,她从杭州回到河北,与姐妹聚会分享这份喜悦。看着芳姐幸福的笑脸,苏丽打心底为她感到高兴,同时不禁自问: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苏丽生活在河北省邢台市,她辗转得知自己是金华市浦江县人,便从2007年开始寻亲。17年寻亲路,她一次次燃起希望,又在一次次失望中垂头。虽然至今没找到自己的父母,但她在17年中建了好几个寻亲群,帮助数百人团圆。

本已不抱希望的她,前不久接触了一种新的基因库寻亲方式,在同伴鼓励下,向网络平台发出17年来第一条寻亲短视频。这条短视频经平台定点投放以及浦江当地志愿者广泛转发,如今已突破5万点击量……

两次到浦江寻亲 首次帮寻亲者团圆

苏丽从小生活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赵家寨乡(现更名为冯家寨乡),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十五六岁时,她从村里人口中得知自己并非父母亲生,少女的内心开始疑虑:我的亲生父母究竟在哪里?但苏丽不敢问养父母,“他们对我很好,怕他们伤心”。

养父是做自行车零配件生意的,总是到处跑。年少时苏丽曾旁敲侧击地问他,去过哪些地方做买卖,想由此推测自己会是哪里人。可养父去过的地方很多,苏丽根本无法找到蛛丝马迹。真正将寻亲付诸行动,是她结婚有了孩子以后。

“我自己当了妈妈,就更渴望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2007年,苏丽首次登录“宝贝寻亲”网站。通过网站,苏丽认识了同样在寻亲的小梅(化名),两人相差一岁,生日都是3月15日。小梅告诉她,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有户人家在寻找丢失的女儿,年龄大小和体貌特征都与苏丽很接近。

那是2011年,怀着二孩的苏丽在丈夫陪同下,带着大儿子一同来到浦江。“在‘宝贝寻亲’网站注册等待了好几年,终于有相对匹配的信息,我当时很激动,信心满满。”可当苏丽来到浦江县民政局查看档案时,却发现关键信息匹配不上,巨大的希望落空了。

苏丽还是去岩头镇见了那户人家,得知他们丢失的女儿也在广宗县,便萌生了帮助他们找女儿的想法。回到河北后,苏丽通过多方打听,几经周折,果真帮岩头镇那户人家找到了亲生女儿。“过程很曲折,还被人家误以为是骗子,不过结局是好的,我们还成了好朋友。”第一次帮助寻亲者团圆,苏丽很有成就感。

苏丽第二次长途跋涉去浦江寻亲是在2017年,当时浦江县红十字会组织了一场名为“为爱寻亲 欢迎回家”的博爱寻亲见面会,有100多名浦江籍寻亲者参加。在这场寻亲会上,和苏丽一起寻亲多年的朋友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父母,让苏丽既高兴又羡慕。

遗憾的是,苏丽依旧没有圆梦。那一年,浦江县红十字会建立了一个DNA基因数据库,寻亲者经过一次采样就能反复调取数据进行比对。苏丽也参与采样,再一次注入希望……

建起多个寻亲群 帮助数百人团圆

浦江县在2017年组织博爱寻亲见面会,与苏丽有着密切关联。2014年,苏丽在网上得知浦江有个百分百公益组织,会员多、做事认真,她便托人要到了负责人百姐的联系方式,希望通过百姐和志愿者的发动,帮助她在浦江找到亲生父母。

热心的百姐很快就将苏丽寻亲的消息进行发布,引来很多人关注,几乎每天都有人给她打电话。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家庭困难等诸多原因,浦江有不少孩子被抱养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这些孩子的父母后来迫切希望能找回孩子,一时间纷纷打电话给百姐。面对如此多的寻亲需求,百姐找到浦江县红十字会,建议建一个寻亲平台,后来这个平台就被称为“博爱”。

与此同时,苏丽迈出寻亲第一步后,她也不断接到各种寻亲信息。在苏丽帮助岩头镇那户人家找到女儿后,户主便自费在浦江电视台帮她做寻亲广告。“那时候一天能接到三四十个电话,我们对比体貌特征、年龄大小和丢失时间,希望是彼此要找的人。”苏丽说,有一天深夜,她接到一个从国外打来的电话,比对信息后发现特别相像,内心十分激动。“可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我很失落,不过后来想想,应该是没有对上吧,不然应该会相认。”

由于接触到的寻亲者越来越多,苏丽于2013年10月建了一个“河北山东寻亲QQ群”,让有寻亲需求的人通过QQ群发布信息。人越来越多,信息量也越来越大,QQ群里常有彼此相认的故事发生。后来,苏丽又建了两个寻亲微信群。

有人想找父母,但是没有勇气、顾虑较多,苏丽就鼓励并陪着他去找父母。有人想找孩子但毫无头绪,苏丽就根据信息帮他分析、牵线……这些年,苏丽见证了数百人团圆,看到无数喜极而泣的眼泪和深情的拥抱。

他人团圆的喜悦更显得自己多年来找不到亲生父母的悲凉。“10多年来,我每天都生活在希望和失落的落差中,我身边认识的朋友几乎都找到了父母,只剩我的父母还毫无音讯。”沉重的打击让苏丽觉得力不从心,为了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她将两个微信群的管理权移交,一个交给浦江县红十字会,一个交给另一位寻亲者,她自己在不久后退出寻亲群。

重燃寻亲希望 不想人生留下遗憾

还有一个小范围寻亲群,苏丽并没有退出,那是一个只有子女的群,里面没有寻亲的父母。之前组建这个群,是因为苏丽在寻亲群里偶尔会看到有些曾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群里抱怨。“这些言论会影响其他寻亲者,我自己知道寻亲的路不好走,不想给别人心里添堵。”善良的苏丽就建了一个小群,在群里安抚这些姐妹,“有心结私下聊”。

这两年,苏丽把寻亲的念头压在心底。最近,因为好友芳姐通过23魔方基因检测的方法找到亲人,又重燃她内心的希望。“芳姐和我一样,也找了17年,今年都50多岁了,她的亲生父母已经去世,没想到还能找到自己的亲弟弟。”苏丽有些感动,左思右想后,打算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苏丽的养父母和丈夫都很支持她找亲生父母。“我的养母大字不识一个,却很通情达理。她得知我想寻亲后,还特意带着我去邻村打听我抱养来之前的具体信息。”苏丽说,如今她的养父母相继离世,她内心愈发想知道自己的来处,弥补人生的缺憾。

这些年,苏丽与浦江红十字会以及志愿者也结下深厚情谊。“浦江当地对我的帮助很大,我2017年去浦江寻亲时,百姐带着我到各处转,让我看看家乡,还吃了当地的麦饼,让我有回家的亲切感。”苏丽说,百姐给她办了一张志愿者证,“百姐说,有了这张证,我就算是浦江人了,这份礼物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天,一个关于苏丽寻亲的30秒短视频在浦江当地广泛转发。“浦江县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河北的苏丽,出生于1979年农历二月,通过养父母我知道自己来自浦江。出生两个月左右,我被放在浦江县汽车站。祖籍分析,大概是白马、郑宅、黄宅一带。希望大家帮忙多多转发,谢谢。”视频中,苏丽还公布了自己的联系电话17370993763。

“我曾想过无数次和亲生父母相见的场景,我不会让他们觉得难堪、愧疚,当年他们一定有自己的不得已。”苏丽动情地说,我只想珍惜之后的时光,为亲生父母尽一份孝心。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