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金东新闻

用好财政支农“金钥匙” 打开乡村产业“致富门”

记者 单光辉 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李添玲

“太感谢你们了,‘政银担’政策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日前,金华市裕禾粮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邵康悦看着自家仓库里新购入的饲料,对金东区“政银担”融资担保服务新模式赞不绝口。前不久,该公司通过金东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获得金华成泰农商银行300万元融资贷款,大大缓解其资金压力。

金东区有着“中国佛手之乡”“中国花木(盆景)之乡”“中国白桃之乡”等美誉,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农业发展潜力巨大,然而部分农业项目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缺乏农业抵押物、农业担保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金东区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财政支农政策,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财政资金可以有效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协同投入乡村振兴领域,持续放大财金协同乘数效应。近年来,金东区财政局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对接联系,成功申报浙江省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试点,签署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合作、风险补偿金监管等相关合作协议,开立风险资金池账户,并注入省级、区级风险资金补助400万元。

“我们为特色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以信用为主、免抵押、低费率、降门槛、简手续的融资担保服务。”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金东区授牌成为全省第四批省农担办事处以来,金东区农担公司积极推广政策,以创新农担体系、业务模式、信用服务为抓手,向金东区特色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主体提供免抵押、低费率、简手续的融资担保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区内20家有融资需求的农业主体提供“政银担”业务贷款3340万元。

用好财政政策“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2023年,金东区两头乌全年出栏2.69万头,位居全市第一,是金东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今年,金东区专门修订两头乌生猪养殖扩展保险工作方案,保险期间,财政补贴比例由原先的20%提升至40%。“我们的两头乌存栏量有4000余头,这些年在生猪养殖保险方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幸好区财政为我们提供保险费补贴,我对未来发展信心更足。”金东区大堰河农牧场负责人金新振说。

花卉苗木产业是金东区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今年4月,金东区出台《推进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明确引育龙头企业、推广花木贷款和开展花木保险等8个方面扶持政策。鼓励各金融单位推广花木抵押贷款“花木贷”“政银担”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按实际贷款金额和期限对借款主体给予年化率2%的贴息,每年单个主体最高贴息20万元。此外,金东区鼓励保险机构推广花木创新险种,研究制定花卉苗木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计划给予总保费50%的区级财政补贴,减轻种植主体在遭遇持续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

此外,金东区围绕解决农业项目融资难、风险大等关键问题,以家庭为基本切入点,积极谋划推进扩中家庭求发展、推动创富活力竞相迸发的“财政+金融”协同机制,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我们与金融机构对接会商,借助全区‘助力共富 普惠签约’工作推进会的契机,对全区扩中对象家庭进行全面摸底走访,建立以扩中家庭为单位的信用档案,形成扩中家庭金融服务名单。”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走访建档约6万户,签约授信约1.4万户。接下来,金东区将积极申报“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的扩面推广试点。